篇一:家乡春节的习俗——打糍粑
黄杰
说起春节,那是我们小孩最喜爱的节日。不仅有好玩的,还有好吃的。下面,我就来说说我家乡的春节习俗——打糍粑。
每年腊月,我的爸妈就开始准备打糍粑。说起打糍粑,他还有一个小故事。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大臣伍子胥为报父仇,投奔了吴国,辅佐吴王坐稳了江山,后来成了吴国的有功之臣。越王勾践乘机举兵围攻吴国都城,当时正值年关天寒地冻,城内烂民断粮饥寒交迫,就在危机之时,人们想起了伍子胥生前的嘱咐,于是暗中挖开了城墙。人们惊奇的发现,城基竟然是由蒸熟的糯米压成砖块制成的储备荒粮。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伍子胥,就在每年年关时打糍粑吃。
那么,糍粑又是怎么做成的呢?首先要将糯米用水泡两个小时让它变软,再将糯米蒸熟,然后放入石舂里用棒槌反复敲打,直到看不清米粒为止。接着把打好的糯米放入模具压平压紧,再把它放凉,最后切成小块。将切好的糍粑泡入水中,想吃的时候拿出来在油锅里煎至两面金黄,再撒上白糖,外酥里软好吃极了。因此,糍粑也成了我家乡春节的特色小吃。
也许,现在过春节不再像以前那么讲究习俗了,但“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家乡的习俗,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一家人团聚的期盼。
篇二:在潮汕过年
吴楚琪
春节是中华民族隆重的传统节日。
在春节的前一天晚上除了吃年夜饭,还要宰鸡宰鸭,然后把宰杀好的鸡鸭放到锅中蒸熟,放置一夜。那天晚上,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吃年夜饭。大人们拿着酒干杯,小孩们学着大人手拿着果汁饮料,在互相干杯。
第二天,每家每户吃过早饭后就在村里放鞭炮,没人嫌吵,没人嫌闹。悠闲的吃过午饭后,小孩就随着大人去庙里拜佛,提着昨晚蒸好的鸡鸭鹅。到了庙里,把东西放在桌上。点香,把自己的愿想托给佛。这时老一辈的人会拿着两块半圆的木板,跪坐在地上。双手在半空中,一放,根据半圆板的摆势,可以算出你来年需要注意什么。我觉得这很神奇,不能说是假的,因为多多少少还是会有应验的事例,可也不能说它是真的,这可能就是玄学的奥秘吧。拜完佛,算完卦之后,就可以把东西拿回家了。
热闹的春节,当然不可能这么快就结束。我们又会去镇上买杂拌儿,边走边吃,这时过年的压岁钱就派上用场了。有趣的一下午,指定过得很快。回到家吃完晚饭,大家又会聚在一起聊天,这时谁也不能拿起手机来看,一起说着家常事。
看啊,潮汕的春节就是这么简朴、温馨而又热闹。
篇三:过年包饺子
秦俊生
我的家乡在山东,那儿春节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坐在一个大圆桌上包饺子。今天早上,我和妈妈一大早就去买饺子的材料,面粉、猪肉、白菜等等……我们买完后,我一蹦一跳地走回了家,脑海里一直想的都是晚上包饺子的场景。
到了晚上,我们一家人都围着一张大圆桌上,电视上放着春晚,大家都开始动手,我来捏面团,妈妈来压面皮,爸爸来加料,爷爷来把包好的饺子放在大铁盘上,最后奶奶来把饺子煮好。
就这样我们一直都没有停过,我用手不停的揉搓,软软的真好玩,有时我会玩入迷,捏着捏着捏出了一只小鸡,直到妈妈拍了拍我,我才从迷中醒来。
一小时过去了,我们终于包完了饺子,奶奶也将包好的饺子放入锅中煮,我一看桌上有许多剩下的面粉,我好奇的猛力一拍,“啪!”我的脸一下子就变成了京剧里的白脸曹操,奶奶端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出来,看到我那大白脸哈哈大笑,我也被我那大白脸笑到了。
我们开始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一口咬下去,饺子里的馅料软嫩无比,流出来的少许汤汁,一起滑入口中,饺子皮一点都不会软啪啪的,入口中是弹牙的,这饺子美味到了极致。
我们边吃着饺子,边看着春晚,家人团团圆圆的,这感觉真好!
篇四:潮汕的春节
陈芯怡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潮汕人,在我看来,潮汕的春节是最有趣的。
潮汕的春节是在正月初一开始。这一天,正是旧迎新的日子,沉浸在喜气洋洋的人们,把旧对联小心翼翼地撕下来,再把事先备好的新对联贴上去,人们把新年的美好愿望都寄托在对联上,期盼着新的一年如这春联一样红红火火、诸事顺遂。
在这一天,最有趣的一个件事就是大人不许发脾气!小孩子们可喜欢了,因为在这一天,不管怎么淘气,大人都不会发脾气。据说不发脾气的大人前途才会更好。可是,过了这一天,小孩子们可就遭殃了,大人们就要新帐旧帐一起算了。
春节有很多有趣的讲究。比如,这一天吃的饭叫”团圆饭”,吃的长面叫长寿面。春节吃柿饼表示事如意,吃杏仁意思是幸福来,吃三鲜菜的意思三阳开泰,吃长生果表示长生不老,吃年糕的意思是一年比一年高。
这一天,除了吃年夜饭还要守岁,青年人们守岁是了让时间流失的慢一些,为老人们守岁是希望他们长命百岁。
这就是潮汕的春节,有朋友从远方来,我们一定热情欢迎!
篇五:写春联
杨子睿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门前都要贴春联和福,这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在我老家,这也是必不可缺的活动之一。
今天是大年三十除夕节,妈妈让我和爸爸担任起贴春联、写春联的任务。今年爸爸想出了个“馊主意”,决定把写春联的任务交给我,说是来考考我的智商,我接受了。
准备好红纸,笔,墨,我就坐在凳子上思考对联。爸爸提示道:“春联的上下联字数要相等,对仗要工整,其次要注意的是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三或四声,下联则是一或二声。”“好麻烦啊!”我哭丧着脸说。“能力有限的话,你可以查阅资料来帮助你想。”爸爸说。
不久之后,我就结合查阅的资料写好了,“冬尽梅花点点,春回爆竹声声。”“真好,不错!”爸爸夸赞道,说完拿着我写的对联朝门外走去,边走边念叨:“来贴春联咯。”
爸爸又说道:“贴春联也是有讲究的,上下联位置不能贴错,上联贴在左边,下联则贴在右边……”没多久,一个漂漂亮亮的对联就在我家门框边了,看着崭新的对联,更增加了几分春节的气氛哩!
春节风俗很多,感触最多的还是贴春联和写春联,既能学习知识,又能增加春节气氛,真是一举两得。
篇六:陕西的春节
安泽宇
陕西的春节习俗和南方这里很不一样。
大年三十的晚上,家里的男人们都要在八点之后去一个寿星的家里吃饭,每个人会从自己家里端出一道菜到寿星家里,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菜,大家都会在饭桌上说说自己这一年的感悟与得失。大家站起来一起举杯喝酒,然后轮流说说,自己的感悟与得失,说完后,大家在饭桌上哈哈大笑,在笑声中忘记这一年所有的不愉快。
我们会在初一的早晨去拜年,但陕西是要分性别来拜年的。初一早晨,男人们要组成一个队伍去拜年,到了中午12点,就到了女性拜年的时间了,在拜年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年纪大一点的老人就要和老人聊聊天,问问家常话,比如“老人家,身体好不好啊?吃了饭没有?”
在初一这一整天,大家是不能干活的,越闲也就越好,因为如果在初一这一天很辛苦的话,那么也就预示着这一年就会十分的劳累。所以连吃的,也是我们提前准备好的。
在初五的这一天,才到了放鞭炮的日子,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因为有一个说法,放鞭炮放晚了,“穷气”就跑到家里了,一放鞭炮,穷气就不会飘来家里了。
这就是特别的陕西春节。
篇七:包饺子
徐昱玮
我的家乡在春节当晚,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家家户户都必须吃饺子。
每年春节当晚,只要天色一暗,每家人都必定端出香喷喷的饺子,然后津津有味地吃完一盘又一盘。
想要吃饺子,就必须要包饺子,可是包饺子这活儿一到我的手上,就会趣事连连。
上一年春节,妈妈因为忙不过来,所以将我叫来我负责包饺子。可我根本就不会包饺子之类的细腻的活儿,但我又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来到厨房,我只看见了锅中的一团面团。妈妈早知道我不会这活儿,于是特地来交待我如何正经地包饺子。妈妈告诉我:“先用擀面棒将面团压平,擀薄,再用模具在上面压出一个个圆圈来,拿出来就是饺子皮了。接着,往饺子皮上放肉馅儿包起来。”我按照前两步将饺子皮做好了,剩下只要往里面放馅包饺子。
我看着盆中的一大团肉馅和桌上的一大叠饺子皮,不由地叹起气来。也许是包饺子时太无聊乏味了吧,我在一些饺子皮里没放肉馅儿,被我称为“特等奖”。
晚上,妈妈把我做好的一个大锅饺子端到桌上。妹妹眼急手快,立马夹了一个饺子,吃后问道:“哥,这饺子的馅呢?”我笑着回答:“恭喜你中奖了!”大家听后都哈哈大笑。
篇八:家乡的春节
朱家俊
我的老家在阳江市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阳西。要说习俗,就数吃年夜饭,守岁。
晚上,家家灯火通宵,一家人帮忙做年夜饭。但年夜饭是只能是爷爷那一辈来掌勺,这寓意着长辈能长命百岁,家人身体健康。而且,第一道菜得是鱼,预示着年年有余。接着各种美味的菜一一端上来:有酸菜鱼,白灼虾,黄焖鸡,焖鸭,炖猪耳朵,竹笋炒木耳……真是让人垂涎欲滴呀!
吃完了年夜饭,我向弟弟妹妹使了一个眼神,弟弟妹妹形神会意,立马就懂了。我们各自拿出自己准备的礼物送给爷爷奶奶,异口同声地说:“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越老越福!”爷爷奶奶便给我们每人一个压岁红包,让我们守岁的时候放在枕头底下,这样“年”就不会出来吓唬孩子们了。
这时,身旁的爸爸妈妈调侃到“怎么没有我们的礼物呢?”妹妹调皮地说:“忘了呗!”一家人哈哈大笑。爸爸妈妈也会给我们每人一个红包,让我们健康快乐地长大。
过了晚上十二点,每家每户都要放鞭炮,每家每户都要亮着灯。原本每家所有的灯都是要亮着的,现在也有的人家只开厕所的灯。放鞭炮、开灯都是为了把除夕的“年”赶跑,不让它出来偷岁。
放完鞭炮,爷爷奶奶会让我们小孩吃点桔子或枣子,表明新的一年大吉大利,事事顺遂,然后才让我们去睡觉。
篇九:佛山的春节习俗
周熙洋
说到春节,大家都知道,每个地方不同,春节习俗也不同。我的家乡在广东省佛山市,每到春节,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儿。
每到除夕那天,远方的亲人都要回家里与亲人团聚,吃上一桌年夜饭,表示一家人永远团团圆圆,相亲相爱,幸福美满。就算身在再远的地方,也要拼命赶回家跟家人团聚,吃上父母精心准备的年夜饭,这才叫过年。
这一顿年夜饭要慢慢吃,要吃到深夜。和孩子们一起看着春节年欢晚会的精彩节目,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听着窗外阵阵的爆竹声,老人们正享受着天伦之乐。
晚上12点的钟声敲响了,“噼里啪啦”的一阵鞭炮声就会传入耳中,我跑到窗前一看,哇!鞭炮声和烟花声此起彼伏着,我想这就是与过去一年告别的仪式吧。
在大年初一的早晨,我们总是要吃“长寿面”,这是我们家乡的传统习俗。只要吃了这碗面,我们就等于长了一岁。
这过年最开心的还是我们几个小孩子了,因为可以收红包,拿到压岁钱,不仅仅是这样,在这天中,我们可以尽情的玩儿。我们在这天中既可以做手工,放烟花,还有各种小游戏,比如捉迷藏,、跳房子、跳皮筋、丢手绢等等。最高兴的是不会有人把我们叫去帮他们干活。
这就是我们的春节风俗民情,每家每户都是开开心心,红红火火地过年。
篇十:干塘
高锦涛
过年前后,我们家总要抽干家里小池塘的水,全家一齐下去小腿高的泥里捉鱼。我们将这这个习俗称为“干塘”。
前年腊月二十七是我第一次加入到捕鱼大军的队伍中。待我叔叔抽干塘里的水后,所有的鱼都露出半个背脊,趴在滑溜溜的泥上。小孩们人手一个小鱼网,站在塘边捞那些巴掌大的鱼。
这些小杂鱼虽只有巴掌大,但那小小的身体里可是拥有巨大的力量。正所谓有话说的好——不动则已,一动甩你一身泥。如果手速不快就只有吃泥的份了。
正当小孩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大人们来了。
待大人们捉走小腿那么大的鱼后,小孩子便可下去踩泥捡鱼摸田螺。说是捡鱼,不如说是装鱼,塘里剩下的大多是小草鱼。它就一个特点——笨。你轻轻动它一下,它便不分三七二十一的向前窜,这时你只要拿个桶放在它前面,它变毫不迟疑地扑进桶里。
捡完鱼后要摸田螺,这在我们家乡是天经地义的事。年景再差,也有小半桶给你打牙祭。但摸田螺的场面实在是无比可怕——你永远不知道你下一秒会摸到什么。我给大家列举下我摸到的的东西,各位就想象下画面吧——一把锄头、如蛇一般的草梗、一只龙虾、藏在泥里的泥鳅。看完这些奇怪的东西你们就知道这有多恐怖了吧。
每年我都盼望着早些过年,盼望着早点干塘。
篇十一:潮州的春节
郭轩铭
潮州的传统习俗有很多。潮州的春节过得分外热闹。
潮州人在腊月二十四就开始准备过年了。从这一天开始,家家户户都要准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农村家庭都要做粿来拜祭祖先。粿是一种米粉,用米、花生米、芝麻糖制成的。先用手将粿搓成形,再把粿拿去蒸,刚蒸好的粿甜甜的,加上脆脆的花生米,这就是小孩子们的最爱。粿有好多种,有黑粿、红粿、糯米粿等。
忙忙碌碌,除夕到了。大家都在自家门口上贴上红红的对联,还要大扫除,这都是为了给明年一个好兆头。除夕这一天,家家都要挂上灯笼,为的就是引财神爷来到家中拜访,灯笼会一直挂到正月十五那天。
正月初一便是正式过年。午饭过后,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然后换上新的衣服,连袜子也都是新的,我们穿着新衣服、新袜子迎接新的一年。每到晚上,就有小孩子们最喜欢看的、别具一格的潮剧了,潮味十足的唱腔,在观众面前展现出来,观众津津有味的看着,年长的观众津津有味地看着,不时陷入沉思;调皮的小孩子也饶有滋味地看着,不时还跑到舞台前看,为的就是想摸一摸潮剧演员的衣服和鞋子。
这就是潮州的春节!
篇十二:陆丰人的春节
杨子洛
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皇帝可以变,朝代可以变,但过年这件事儿却不能变。
我的老家在广东省陆丰市,我们那里过年的传统是一到春节,每家每户都必须杀一头猪或五只鸡,是不是非常豪气呢?
在我的印象里过年是这样的:爸爸和妈妈从深圳赶回来过年,买了非常多我爱吃的零食,而住在老家的大伯和我的三个堂哥则前去猪圈杀猪,看见他们忙碌的身影,我不禁大喜,今晚可以吃猪红喽!
猪红凝固需要一些时间。大伯把满满一盆子猪红放到桌子上,等它自己从液体凝固成固体之后,再用一条细细的线将整块朱红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放入汤中熬煮。
终于到了晚上,猪红被端上了餐桌。闻着一股鲜香的味道,大人们、小孩们都拿起筷子开始干饭模式。我也拿起了筷子,夹起来一块沉在汤底的猪红,放在了嘴边,用嘴吹轻轻地吹了几下,放入了口中,猪红那鲜美的味道从味蕾中炸开,根本没有一丁点腥味,用唇齿轻轻咀嚼,猪红那粉嫩的口感使人有一种想大块大块吞咽的冲动。除了猪红,年夜饭上还有各种山珍海味、各种“大菜”。
家人团圆,一起吃年夜饭,这种味道才是陆丰的味道。吃完年夜饭后,家中的青年就会去各家各户拜年,这就是广东陆丰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