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确实如此。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早在少年时期就表现出了杰出的才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古代传说中,哪吒一岁就能闹海;孔融三岁懂得让梨;曹植七岁作诗;甘罗十二岁就当上了宰相;司马光小时候就知道砸缸救人。而三国时期的周瑜,则是七岁习文,九岁习武,在十三岁即为水军都督,掌管六郡八十一州兵权,使得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险些丧命。
“初唐四杰”中的王勃与骆宾王也是少年得志,王勃六岁时便能写诗,九岁就能指出古诗中的错误,十六岁时写出了著名的《滕王阁序》。骆宾王在七岁时就写出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千古佳作《咏鹅》。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被后世尊称为“诗仙”,传说他在七岁时还没有起名字,父亲吟《春日绝句》道“春日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他先来”,母亲接道“火烧杏林红霞落”,他续接“李花怒放一树白”。从此便得名“李白”。
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十七岁时就立下了宏远的志向,给父亲留诗一首:“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他带着少年伟大的理想与信念,走出家乡,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及伟大复兴鞠躬尽瘁。抗日英雄王二小,机智地把鬼子引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牺牲时年仅十二岁。革命先烈刘胡兰十岁参加儿童团,十五岁英勇就义。
但是,并不只是“英雄少年出自古代”,现在也是一样。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虽然参赛选手中有许多有经验的,而且不乏身为教师的选手,但是最后十六岁的学生武亦姝脱颖而出,战胜了比自己年长的对手,成为当季冠军。当年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节目,经过两轮角逐,能够留在比赛中的选手,也基本都是少年郎。
即便在我们班,也有很多同学,虽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但所作所为也使我极为敬佩。有些同学爱好古典文学,熟记许多古诗词,十分了解中国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学底蕴。有些同学,由于学校距离家太远,所以选择住校,虽然不在父母的身边,但依然能严格管理好自己,认真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也有一些同学,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不能与父母常年生活在一起,但是他们的自理能力非常强,把自己的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条。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说过:“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代表的是国家的未来,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为祖国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