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家乡的风俗
元宵节,在大家眼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吃汤圆、看花灯了吧?但我要告诉你的是,咱们客家人在元宵节这天有一个特别的习俗——游大龙!
这龙啊,全部都是纯手工制作的,大约十几天可以完成。龙分一节一节的,在一个村里,家家户户都要做,用竹蔑或竹条制成骨架,然后要在上面裱纸、画鳞……而最为复杂、精致的龙头,则是这一年里贡献最大的人家才有资格花钱请能工巧匠来家里做,这荣耀、这面子,得有多大呵!而又因为从未规定过龙鳞的颜色、花纹等,所以每家出来的龙风格迥异、各有特色。咱们的游大龙可是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哩!
当春节来到,整条龙也做好了!看,这家青的、那家金的、这家紫的、那家红的……五彩缤纷!
数着、算着,正月十五可算是到了。一节节龙接到了一起,又长又重,要全村的男人才能抬得动呢!最短的五六百米,最长的,都快要一千米了,还进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当游大龙正式开始时,一条逼真的大龙绕着全村,时而飞驰于田野、时而游走于大街……当大龙路过家门口时,要放一串鞭炮,称为“迎龙”——代表大龙将新一年的好运带进了家里。
当夜晚降临,人都没在了夜色中,而龙却通体明亮——里面安了灯,此时的龙更加逼真,就好似龙自己在空中飞舞。嘿!龙要来啦!还不快放串鞭炮迎接它,让它带来新一年的好运?
这,就是咱们客家人的风俗:游大龙!
篇二:家乡的风俗
年少的时候,家乡是一个我们想要逃离的地方;而长大成人后,家乡却成了一个我们想回却回不去的地方。小的时候,我是在北方过过年的,虽说已离开不知多久,但我却依旧记得那热闹的气氛。
春节,离不开冬天;冬天,离不开春节。南方的冬天一到,便是湿冷的风夹杂着时断时续的雨,常常不见太阳,于是乎,屋里便阴冷潮湿,难打精神。而北方的冬日则向北方人豪爽的性情一样,入冬不久便会下雪,过不多久,便有几厘米厚了。人们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小心翼翼地在路上行走;调皮的孩子们在结冰的河面上打个滚,也不必担心冰面破开;在屋中的暖气上放上一瓶水,过个半日,便成了一瓶温水。
北方的年,时间长,排场大,味儿也足。外婆会先去买菜,外公去买各种装饰物。尔后,外婆早早的去厨房里忙碌着准备一桌年夜饭了,而外公则去布置屋子。在北方,人们过年不兴“下馆子”,而是要在家里准备一桌子冷的、热的、荤的、素的食物,摆满一大桌,全家齐聚,小孩要向各个老辈们说上一堆吉利的话才可开吃。
除夕夜,吃完热乎乎的年夜饭后,便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广场上有卖冰糖葫芦的,大家都便去买一支吃着,而后拎着五彩的花灯齐聚,一起来比比看谁的花灯最大最靓;亦或买了各式各样的花炮,一起将它点燃,让它们先先后后的在天空中开出绚烂的花朵,以吸引过路人的目光。玩罢,我们纷纷道别,于八点前各回各家,在面前的桌子上,还摆着一盘盘刚出锅的饺子,于是我们便就这着热气腾腾的饺子看春晚,哈哈哈地乐上一通,直到哈欠连天,实在挺不住了,再睡进暖暖的被窝里。
大年初一,我们走亲友、拜大年,走了外公外婆的亲戚们的家——他们有些也住在北方,也不很远。家门被早早敲响,来了一波波的邻居和亲戚,礼物通常都会堆满桌子……
如今,外公外婆老了,外公早已做不到麻利地布置屋子了,外婆早已不再下厨房了。
回忆北方的冬、北方的年,内心总会十分怀念,因为它的欢乐,因为它的喜庆,因为它的欢声笑语,也因为它的寒冷……
当初容我们放花炮的广场上,失修的器械和破烂的木屋也许早已翻新;
当初那些有着花白头发和慈祥笑容的爷爷奶奶们,也许早已不在;
当初一起约定要永远在一起的小伙伴们,也许早已忘记了当年的约定;
当年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不知何时才能再次回到年少时曾下欢声笑语的故土……
篇三:家乡的风俗
在阜宁,年也是与别处一样,从腊八过,但前头,好像没什么年味儿……
真正的年味是在除夕爆发的。
年货早已在除夕前备好,这天是过年最后冲刺,节奏由小快板变成了急板。拿着扫帚、掸子从地扫荡至屋顶,连门缝也不放过,因团圆饭是中午吃的,所以大厨们也要忙不过来了,肉圆在油锅里急促翻滚,遍体金黄,馅味在空气中弥漫;另一边砂锅翻炒着瓜子花生,喷香喷香,为唠嗑用……
饭后,大概下午三四点,开始贴对联,横批有精美镂花,贴门框上,随风飘荡,如招财神的红旗,孩子们当晚发到新衣,拿着鞭炮跑来跑去;大人们围在一起唠嗑,不时传来笑声……
大年初一,大概凌晨两三点,大家陆陆续续放起“开门鞭”,希望财神能到自家来,整个村子弥漫着过年的喜庆。大约五点,已有炊烟升起,不少人开始做“早茶”了。年初一时,早饭会叫成“早茶”,以示喜庆,“早茶”的内容有“元宝”(汤圆)、云片糕和油炸果。小孩起身后,吃大糕、果子前不能说话,吃了后也得小声说话,“早茶”后,便去“跑年”。大人们唠嗑时,长辈给孩子们塞“干元宝”(瓜子花生)、糖、云片糕和红包。最后,全身口袋塞得满满。
后面年初五,又算过了个年,传说初五财神会来,大家纷响鞭炮,吃“元宝”,欢迎财神爷。
过了不久,到初七、初八,不少人回去工作了,到元宵,年,就算过完了。
篇四:家乡的风俗
今年,我在安徽合肥过年,我发现在安徽,过年的风俗与一些地区大不相同。
在安徽,无论家人身在何处,也要在除夕前赶回家。在吃年夜饭时,皖北人吃饺子,而皖中人和皖南人则要在吃饭前放鞭炮和祭祖。祭祖仪式很讲究,要先上菜,菜要10碟,还必须要有鸡、有鱼。
吃饭前长辈要给孩子压岁钱,饭后还要守岁。年初一起床后,开门要放鞭炮,有的地方称门神。家人团拜,相互祝贺,还要吃长寿面,然后出门去拜年,而且这一天不能去扫地,茶水也要倒在专门的盆中,不泼出去,意思是不把财气和好运气扫(泼)出门外。这一天一般不会劳动,从而就有“赶忙三十夜、清闲初一潮。”的说法。
在大年三十晚上十二点后,“守岁”的人们都会关上门,而且关上大门以后就不能再打开了,即使外面有人敲门也不能开,直到初一早上,烧上香,点燃了蜡烛,再开门放鞭炮。在关门的这段时间里,有些人将平时用黄土捏成的“元宝”放到大门的门槛上。初一早上,当主人开门时,“元宝”就会滚进屋,主人就会把“元宝”放在香案上,但是“元宝”也不是白送的,元宵节过后,送“元宝”的人就会向那家人讨要“吉利钱”。
在安徽宿松有一段古老的民谣,孩子们很小就会唱。“天哪天,莫起风,二十四里接祖宗;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剁年肉;二十七,做粑吃;二十八,杀鸭又杀鸡;二十九,样样有;三十夜,讲好话,初一初二不挨骂。”
篇五:家乡的风俗
除夕,是启东人民十分重视的一天,不仅仅是因为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更是远方游子回家团聚的日子。
在这天的白天家家户户都贴春联。春联贴的时候不能贴反,贴倒或是贴错位。而且春联必需一次性贴好,不能贴错后扒下来重新贴。
“福”字上面有了画就不能倒着贴;没有画,只有一个“福”字就得倒着贴,以表示福“到”(倒)。
贴完了春联和“福”,就是我和老家的伙伴们最喜欢的一个活动了——放鞭炮。鞭炮有许许多多的种类,如摔炮、手雷、划炮以及其他种类的鞭炮。我们最喜欢玩的就是划炮和摔炮。划炮、摔炮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玩。在墙上往墙上砸;在地上就有了更多的玩法——扔、踩、放在土里当“地雷”、用树枝和石头做“定时炸弹”。最后我们还可以把他们的肚子给解剖了,拿出里边的火药自制鞭炮。
对于我来说更重要的是要压岁钱。要知道我今年的兴趣班费可就指望这些红包了。我们家是让我自己报课外班的,而且报的是我自己感兴趣的。对于亲戚我是能要到多少就要多少。我的爷爷是半个有钱人,我就不客气了,每次都要1万。
傍晚大家都很早就做晚饭了,这就是年夜饭。大家团聚在一张桌子上,丰盛的菜肴,满杯的酒,吃着饺子或馄饨,畅谈一年来的收获。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年夜饭不仅仅是团圆的时候,更是一年收获的总结。
春节让我们真快乐,回想一年就这么过去了,来年一定要开心。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开心的度过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