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处处有墙,墙是人的发明,来源于人的需求并服务于造墙的人。对于墙的拥有者而言,划地为界,是一种主权的宣示。当然在保护自己领地的同时也约束了自己的领地。在挡住外人视线的同时,也挡住了自己的视线。
因为墙来自于不同的拥有者和建造者,出于众人不同的需求,墙呈现为不同的形态,也体现了不同的作用。伟大的长城(theGreatWall)昭示着汉皇王朝的稳固,归有光家中“诸父异爨,墙往往而是”象征了冠缨家族的败落。“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一道墙不但隔绝了人们的生活,也区分了人们的境遇。当然“一枝红杏出墙来”“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说明墙并不是“关山难越”,总有墙限制不住的东西。甚至,《氓》里的少女,《登徒子好色赋》里的东家之子,都为了爱情翻墙眺望,“乘彼垝垣”,以至于演绎出《西厢记》的墙下约会。“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生活中有形的墙帮我们划出界限,有时也挡住我们的视线……甚至,墙以无形的形式对人们的心灵产生影响,人的心中往往也有一道墙。
这道墙可能是人的认知能力。古希腊哲学家芝诺说“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人们一方面努力扩大自己的认知能力,并在这种能力的支持下增长自己的智慧,另一方面也受限于自己的认知能力,对墙外的世界缺少了解。所以房龙在《宽容》一书中呼吁对“异见”应该宽容,因为认知之墙阻挡了人们的视线,让人们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充满敌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就是人心中应该突破的墙。
出于认知能力的设限,人的心中也可能出现感情之墙。“佳人有意耕夫俏,红粉无心浪子村。”人对自己欣赏的事物,总会在墙上开辟出自由之门,而对厌弃的事物,却永远是“据亿丈之城”“陈利兵而谁何”。心墙之内,花好月圆;心墙之外,腥风血雨。这就会导致认识上的进一步偏颇。所以孔子说“不以人废言,不以言废人。”就是防止感情的心墙阻碍了人心的正常判断。
人们心中的认知、感情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正确的认知、合理的感情可以帮人们划分界限,也可能阻碍人们的非分之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用”,可以见得,心墙的存在是有价值的。但是,万一谬误的认知、偏激的感情把人的心墙高高筑起,岂不是“作茧自缚”,“以邻为壑”吗?贾宝玉说“我一见女儿,就浑身清爽,一见男人,就心生厌恶。”别里科夫一见到新鲜事物,就嘟哝“可别闹出什么乱子呀。”这就是心墙不正常而导致的偏执了。
心里的墙是怎么筑起来的?有来自社会的教化和引导,也有来自自我的体验和思索。不同的宗教、民族、群体有不同的立场,也会通过文化对人们的心灵进行影响,纵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久居一乡,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对人心的影响是必然的,也是难以兼容的。另一方面,个人的成长经历、知识能力,甚至与生俱来的勇气和智慧,也使每个人的人生观各有差异,由此形成的内心认知和感情界限也各不相同。
《围城》中有个妙喻:围城里的人想冲破包围,围城外的人想破城而入。我看,这就是因为墙的存在给人们带来的不同立场。既然墙可能保护我们也可能限制我们,可能让我们在墙里群居也可能让我们隔墙为敌,我们对墙就不能抱有一成不变的态度。判断一下,这墙是谁造的?是外人还是自己?这墙是否合理?能不能改良一下?久居墙内会不会有问题?破墙而出有什么代价和机遇……然后再选择自己该怎么立身处世。
久而久之,人们可能会厌弃在各种“墙”的作用下束手束脚,甚至更喜欢偶尔放弃“墙”的束缚,追求“快意恩仇”或“游目骋怀”的自由。丁真那康巴汉子的笑容就像一道阳光,穿透了庭院深深深几许的现代人的心墙,让现代都市里那高墙林立的人心得到片刻的开朗坦荡。
《红楼梦》里,妙玉给贾宝玉送来了生日礼物,并附言“槛外人妙玉遥祝芳辰”。宝玉在世俗之内,妙玉在凡尘之外。一句“槛外人”道尽了妙玉对宝玉的思念与隔膜。有趣的是,妙玉和宝玉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如此看来,纵有一墙之隔,槛外人和槛内人又是如此心有默契。我们生活在林林总总的墙里,偶尔也要想起,是否有一个“槛外人”为自己遥相牵挂。
关涉成长——这个“槛外人”或许是别人,或许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