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本摘抄本,放在我书柜的正中间。它不像别的书籍,它从来不会落上灰尘,我差不多每天都会用到它。从一年级到现在,它执着地坚持作为摘抄本的独有的“性格”与“情感”。
翻开它的第一页,映入眼帘的是充满稚气的铅笔字,歪歪扭扭,大小不一。但细细看来,一笔一画却写得极其认真。记得那是刚上一年级,爸爸给我买了一个特别厚的本子,封面是皮的,说是什么“摘抄本”,还说让我多读书,往这个本子上记东西。我兴奋得很,赶忙从书柜里翻出一个拼音版的《安徒生童话》仔仔细细地读了一遍里面的一篇《丑小鸭》,然后工工整整地把其中的一些片段记在了摘抄本上,边抄写,边细细地品味着丑小鸭被赶出家门时的心情。
再往后翻,是方方正正的黑笔楷书。那应该是三年级的时候。那时,我迷上了老舍的文章,觉得它有一种质朴的乡土味道。妈妈看我喜欢,就带我读了老舍写的《母鸡》。我本来还挺高兴,但翻开书一看,哇,这么多字我都不认识,这可怎么读呀?妈妈耐心地教我查字典,认生字。“鸡雏”一词我不懂,妈妈让我独立思考,我连蒙带猜,好不容易才猜到了“鸡雏”的意思。《母鸡》总让我想起五岁那年在老家的一段回忆,想起姥姥家那只倔强而又通人性的老母鸡。
翻到最后一页,正是前些日子抄写的鲁迅的《祝福》。现在写的字自然要比以前好看一些,但还是比不上爸爸在书上记的笔记。现在,我摘抄本上记的东西也和以前大有不同,大部分记的都是一些我偏爱的东西,而很少是那些生字什么的了。现在我一般是一个人读书,看到好的章节段落,就习惯性地摘抄下来。我慢慢学会了独立思考,书里面有很多的问题等着我去思考:祥林嫂的感情经历那么悲惨,为什么后来人们不同情她呢?祥林嫂要是没有失去她的儿子,她的命运会又会是什么样的呢?如果祥林嫂在这个时代,人们会怎样对待她呢?
摘抄本里收录的每一篇文章,都有着作者的独特性格和情感认知。当然,也都记载着我的理解和性格,记载着我的一段学习和思考经历,记载着我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