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西子湖畔,书香四溢、墨宝环绕的浙博文澜阁,我参加了体验做书的活动。幽默风趣的乐老师,先给我们讲述了书的来历。这文澜阁,曾藏一库之书,36000册!老师打个比喻:一个人出生开始就读,每天10小时,每小时3000个字,要读到80岁!完全读完,要90岁!中国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令人叹服!
再来看看书的演变吧!最起始的是竹简,穿线后变成了“册”;后来了不起的蔡伦,发明了纸张,有了卷轴书,简便了许多;宣纸的普及,更方便的线装书出现了。但是发现了一个问题,线装书的书面、书写,阅读顺序和我们现在的书正好相反,古人就这样,把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了千百年,传播到世界各地,真是了不起的创造发明。
今天,我要做一本属于自己的一本书。我选择足够的宣纸,对折,为什么要对折呢?原来是宣纸的背面不能再写字了,合理使用纸张。书面在后,用夹子夹紧纸张,这一步的关键的是夹子不能再松开,一直到完成任务。第二步,就是钻孔,用合适到力量钻好四个洞眼,均匀透明。第三步,穿线,线的长度是书的8至10倍。太短了,书包不起,前功尽弃,太长,穿线不方便。第四步,缝制书了,先从书面的第二孔开始,穿过,留下长度和宽度相当,包背;依次第三孔,包背,第四孔,包背;包边,回到第一孔,包背,包边,打结,一本书搞定。
书非借不能读也,自己动手做书,会倍加爱惜的,会让书香更加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