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是嘉兴海盐,那里曾是外婆嘴边时常挂念的故事:困难的年代、贫困的童年、进不去的课堂、繁忙的农忙季节、仅有过年才扯新布的新衣……我总是想,这些都是真的吗?长辈们的生活真是不容易啊!今年,是我出生以来第一次回老家过年。因为,我们的大家庭有一个“约定”:我们要在大年三十欢聚一堂、品尝古老而新式的年味、召开新春对联大会、游一游家乡的风景。
第一次回老家,我看到了许多,知道了许多。
除夕夜,长辈们精心准备了丰盛的晚餐,我们围坐在大圆桌旁,一边看热热闹闹的春节联欢晚会,一边品尝美味佳肴。酒到酣处,大公公哼唱起了当年太爷爷唱的“艄公谣”。这是旧时候太爷爷为了养育年幼的兄弟、大公公,在农闲时刻在新人婚礼上为人唱的祝福曲子,以此补贴家用。妈妈说她也是第一次听到这曲子。大公公微闭着眼睛,表情轻快喜乐,许久不见他那么高兴了。曲子是方言,我多半听不懂,他唱一会儿,停下来给我们解释下歌词的意义。他的歌声一会儿急,一会儿缓,唱到热热闹闹的地方,他一会儿摇摆着左手,一会儿摇摆着右手。我听着这曲子,畅想遥远的过去,我们的祖辈勤恳持家,用自己乐观不息的精神影响家族中的每个人,我也是其中一个。
大年初一,在我们的大客厅,我们举行了一场家庭春联书法大会。早早儿的,组织者二姨就准备好了笔墨纸砚,还播放了古典音乐为大家助兴。我们全家三代人,可谓使出了十八般武艺,都拿出了自己的绝活。外公游刃有余的隶书,莘莘姐姐方正端庄的楷书,小公公洋洋洒洒的草书,小姨夫行云流水的行书。写完一幅对联,二姨就贴在墙上,不一会儿,白墙上贴满了大红喜庆的对联,在柔和灯光的照耀下,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大公公也被吸引过来,他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徒手空心字。只见他屏气凝神,一气呵成写就一个空心“龍”字,我们这些后辈连连叫绝!更别说贝贝哥哥写的篆书,二姨写的大福字,妈妈写的小楷……大伙儿写得兴致昂扬,停都停不下来,大客厅里满是墨汁的香味,我闻着这隽永的香味,不禁被我们家这书香气氛所感染,被家人妙笔生花的作品所赞叹。
大年初二,长辈们招呼我们去屋后河边的农庄玩。那里曾是村子的责任田,如今改造成一个现代化农庄。刚走进农庄,那儿的风景便立刻吸引了我:绿油油的田地,一眼望不到边的葡萄园,一汪碧波荡漾的大池塘,一个个现代化瓜果蔬菜大棚,还有大草坪和各种游乐设施……鸟儿们一会儿停在电线杆上,一会儿落在大树上,一会儿在天空翱翔,好像在说:“瞧,这里的农庄,变了模样,变成了一个多元化的休闲农庄。我们鸟儿们喜欢呆在这里!”美丽的农庄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来客,不少家庭从上海或者附近的城镇来到农庄,在池塘边垂钓,在蔬果大棚里采摘草莓、蔬菜,孩子们在大草坪上奔跑,快乐的在滑滑梯、跷跷板、蹦蹦床上嬉闹。
外婆告诉我这里曾是我们这小村落的农田,每到农忙时分,所有的家人都在这里忙碌,用辛勤的汗水期待收成。这些年,农田做了新的规划,变成了一个大农庄,村子里的老乡亲老亲戚来到了农庄工作,用自己的微笑和诚恳欢迎纷至沓来的客人。从一位整天忙碌自家三分地的农民,变成了一位热情待客的服务人员,在日新月异的时代,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我和姐姐们一起走进大棚,看到红艳艳的草莓已经成熟了,一个个玲珑小巧,好像一位位害羞的小姑娘,一下子看到那么多顾客涨红了脸,又像迫不及待的小人儿,争着闹着抢着最显眼的位置,生怕被人遗忘;花菜白白嫩嫩的,躲在大片大片的叶子里面;宝塔菜也不甘落后,碧绿的叶子长得可旺盛了……我们拿起篮子快乐的采摘起来,期盼给家人带来一桌子的新鲜蔬果。分管蔬果棚的老亲戚不断招呼我们,告诉我们哪里的果子更香甜。他们笑吟吟的看着采摘的人儿们,看着他们日夜照顾的蔬果,脸上透露着幸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