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

2021-09-26 22:49:08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一:家乡的风俗】

洪晋恩

“村村都向磨坊跑,米麦车推或肩挑。磨屑归来忙整夜,麦蒸馒头米蒸糕。”刘瑞庭在诗中描绘的景象,把我的心带到了家乡南通的春节。农历新年前,村里的大人们都已放下手中的农活,为春节忙碌起来,火热忙碌的气氛赶走了瑟瑟的寒风。

每家每户都要自行灌制香肠,选上好的夹心,切成一粒一粒,灌入肠衣,一串串红白相间的香肠挂在屋檐下,宛如火红的爆竹;洁白如玉的年糕上印上红艳艳的“囍”、“祥”、“禄”……,白的如雪,红的似火;正月十五的夜晚放哨火,人们手持柴草制成的火把,沿着田间小路奔跑雀跃,高喊着家乡方言的吉祥话,跑的人、看的人、所有的人的情绪都如这火焰被点燃。从年前到正月十五,空气里无时无刻不洋溢着喜庆的气息。

我深爱这故乡的春节和春节中的风俗。家乡特有的风俗中,我又情有独钟于团子和圆子的制作。每逢此刻,我像个小大人一样,不仅能参与其中,而且有机会挥洒自己的创意。

腊月二十五的一大早,妈妈就在楼下的院子里喊:“做团子喽!”无论天气如何寒冷,听到叫喊的我都会一骨碌钻出热被窝,穿上衣服,跑下楼,像个跟屁虫一样粘在她的左右。妈妈淘洗自家田地里种出的糯米,我便在一旁垫起脚尖,两手扒在水池边,目不转睛地看着。洗净后,洁白晶莹的糯米要在清水中浸泡一小时,每粒米都拼命地吮吸着水分,把肚子胀得圆滚滚的。接下来,要滤去水,让糯米晾干。

第二天,要上石臼把糯米捣成米粉。如今城里的孩子,想是很难见到这般景象了。一人站在横卧在一个支点之上的长长木桩的一端,手扶支撑架,身子猛地往下一坐,压下自己的一头,另一端的木桩头就跷跷板似地高高抬起。接着,他把身体重量通过双手托付在支撑架上,卸去重量的脚下翘起,另一头的木桩重重砸在放了糯米的石臼里。就这样,一声声铿锵有力,像鼓点激荡在我的心间。每逢此刻我都跃跃欲试,可因为“危险”一次次被拒绝。不服气的我暗想:“总有一天我会上去的。”

得到的米粉要经过1-2天的晾干,接下来就到了我梦寐以求的时刻了——做团子、圆子。像做面食一样,首先把水与糯米粉均匀地混合在一起,揉成粉团。然后全家人聚在一起,有老有少,有说有笑,共同完成。这是一年里难得的光景,全家人放下一年的忙碌奔波,围坐在桌前,尽情享受其乐融融的天伦之乐。粉团在每个人的手中成了工艺品,或者捏成圆锥体,顶上点上一抹红晕,宛如蟠桃园里的寿桃,这便是“团子”;或搓成球体,圆滚滚滚的,犹如一个汤圆,没错!这就是“圆子”。我之所以对制作它们情有独钟,是因为每逢此刻,是我可以天马行空地大展身手,我爱为它们镶嵌点“饰物”:或配上两个大“耳朵”,或增加一根长“尾巴”,也或者用牙签雕出一双眼睛。大人们见了捧腹大笑,老人们瞧了脸上绽开了花朵。

做好的团子、圆子,留到大年初一的清晨食用,象征着团团圆圆。尽管不放糖、没有馅儿,却别有一丝甘甜的滋味,软糯爽口。我当然要挑出自己的“作品”:有尾巴的米老鼠、大耳朵的猪八戒……大快朵颐起来。不一会儿,我就瘫坐在躺椅上,在暖暖的阳光中,轻揉圆滚滚的肚子,打着饱嗝,任满满的幸福感洋溢在周身。

至今,每当看见汤圆,我都会想到家乡的团子、圆子,忍不住咂咂嘴。家乡的春节,家乡春节的风俗,让我感到甜美。

【篇二:家乡的风俗】

吴家镕

红枣馒头,又叫“枣馍馍”“、“红枣饽饽”“、“甜饽饽”,据传馒头起源于三国时期,是当时诸葛亮带兵打仗过河时,瘴气熏天,毒液漫流,很多士兵丧命于此,于是诸葛亮便下令杀牛宰猪、包面团来求神降福惩魔。包面团自此流传成为一种祈福的习俗,并慢慢地便传入我的家乡——山东威海。这个海鲜之乡,是一座三面临海,气候温和宜人,有着美丽景色与璀璨丰蕴的历史文化的小城市。

在家乡,吃枣馒头这个习俗,春节尤为盛行,可以说枣馒头是家家必备必吃的食物。它用发酵粉制成,圆圆的,又白又胖,上面镶上红枣片,有的人家还会在馒头里掺入红糖浆。馒头摸起来很松很软,像枕头,于是民间有了“馒头做枕头——不愁吃”这一有趣的歇后语,预示着来年丰衣足食,不愁吃穿。而上面的红枣代表来年红红火火轰轰烈烈。不仅如此,枣馒头也可以用来祭祖,或者互赠朋友,来表达美好的祝愿。

在我上幼儿园的那几年,我每年都回家乡过春节,在家乡温暖的屋子里,最令人怀念的就是一家人做红枣馒头,蒸红枣馒头,吃红枣馒头。奶奶会教我们全家人一起做枣馒头。她先用温水调和发酵粉,然后放那发酵个三小时,我们在之间说说笑笑,不一会儿时间就到了。奶奶挽起衣袖,像大厨那样拍拍手,用力和面,都说“人老心不老”,可不是嘛!只见奶奶灵巧的双手娴熟地把原本不成形的面浆变成了一个饱满的面团,然后用刀切下一块面,再搓成圆团,开始先在圆团表面上的中心位置用手指一捏再一拉,形成一个拱桥似的形状,接下去以此为中心,采取同样的手法在面团从上往下四面各拉几个迷你小拱桥,接着把准备好的红枣片嵌入拱桥中间的小洞里,最后,把做好的馒头放手上,抚抚周边的小皱纹,把它们整整平。

我们也跟着起劲地揉啊捏啊,小手和衣服上都白花花的,揉出来的枣馒头东倒西歪的,有的馒头又长又扁,有的馒头手上的小拱桥大得能放进去三只手指……我们看着怪异的馒头笑,长辈们看着我们笑。这镶嵌上去的红枣片,是奶奶的慈爱,也是家庭的温馨幸福;这揉出来的是红枣馒头,是快乐的源泉,更是我们对生活的美好希望。

红枣馒头一个个放在锅上,下面用水蒸着,不一会儿,这白嫩嫩、圆滚滚的大胖馒头就能出锅了,看着可真馋人啊!我们迫不及待地围上去抢,嘴巴不住地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慢点儿吃!慢点儿吃!别噎着喽!我的小馋猫们!”奶奶慈爱地笑着。

这几年我回老家的次数少了,大部分时间待在城市。一家人一起做红枣馒头,吃红枣馒头的画面时不时地想起来,常怀念那含着爱的红枣馒头和大家一起争着吃的温馨画面。

奶奶常与我说,今后人走得再远,也要回到故乡。因为这里是我们的“根”。时代再发展也不要丢弃我们的传统风俗和文化,因为这是我们的“魂”。

【篇三:家乡的风俗】

卞艺君

“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一份独特的食物。在我的家乡上海,端午节当然就是吃粽子啦!

端午节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传说在这一天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楚国大臣屈原的。相传,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的乐章。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划船救援,又怕江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这样年复一年,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每逢端午节那天便把食物投入江中祭奠,以表示对屈原的尊敬和怀念。

如今,粽子早已成为端午节的代表性食物走进了千家万户。粽子的形状没有统一的标准,有三角粽,四角粽,牛头粽等等。这里面的馅料可也是多种多样:若你喜欢吃甜的,就放赤豆馅的;若你喜欢吃咸的,就放肉馅的;若你不想放馅料,就纯糯米馅沾白糖吃也别有一番风味……总之,总有一种包你满意。

“水风吹殿送微凉,竹叶金盘粽子香。”这不,端午这天,外婆早已买来了粽叶,糯米和馅料,就等我大展身手了。看着桌上玲琅满目的材料,“开始包粽子咯!”我情不自禁的欢呼起来。我先拿起一片粽叶,卷成一个三角的形状,然后添上米和馅,手轻轻地向对角处卷,再绑上粽绳,一个三角粽就在我手中诞生了。神气十足地转头看身边的外婆,只见她挑起了两片又宽又长的竹叶,左手一扭,右手一转,竹叶就拢成了一个喇叭。我在一旁帮着把糯米和肉塞进“喇叭”里,外婆用手把留在外面的两片粽叶往“喇叭口”一按,再用粽线快速的绑起来。明明前一秒还在外婆手里“翻筋斗”,这一秒就已经成型了。外婆这麻利劲怎么不叫我佩服?

“还有多久才能吃上粽子啊?”我看着一个个饱满的粽子,迫不及待地问。外婆一边把粽子放到盛满水的锅里煮,一边笑着回答我:“别急别急,至少还要等几个小时呢。”幸好,等待美食上桌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大约两小时之后,香喷喷的大肉粽出锅了,我不禁咽了咽口水,小心翼翼的剥开有些变黄的粽叶,大口大口的吃起来。那软软粘粘夹杂着肉香的味道可别提有多好吃了。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随时随地都能买到粽子,可我觉得在端午节吃自己亲手包的粽子是最有味道的,因为这代表着我们对传统节日的一种情怀,一段记忆,一份传承。

【篇四:家乡的风俗】

陆铭佑

我的家乡在上海嘉定。每年元宵节,嘉定城里就会举行一场元宵节灯会,吸引了嘉定城里城外的人,也吸引了我。

一座小桥,一条小河,沿岸错落有致地排列着着一间间小木屋,这便是嘉定的州桥古镇,桥头直立着一座建于宋朝的法华塔,静静地述说着嘉定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元宵节的州桥古镇一改往日的安静与低调,镇上张灯结彩,各式彩灯分外绚丽。

犹记得去年元宵节,天还没黑,我就和外婆、妈妈一起早早地来到了灯会现场。由于时间还比较早,人还不多,我一盏盏地仔细观察着形状各异的灯笼。有的是兔子形,有的是莲花形,但大部分是规则的立体形状,如六棱柱体,球形,圆柱体。而这些灯笼上的画极具江南特色,有的画着一群孩子在白墙青瓦的巷间穿梭玩耍,有些讲述着人们在河边打鱼洗衣的悠闲的农村生活,有的描绘了以往古镇上人来人往的繁华景象。夜色越来越深,灯会上的人越来越多,我站在桥头远远望去,人流如潮,一潮推着一潮慢慢向前涌。皎洁的月光和五彩的灯光交织在一起洒落在人们的身上,衬托着人们那喜悦的笑容。正所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我抬头望着明月,又看看琳琅满目的彩灯,一个疑问在我脑中划过:元宵节的灯会习俗从何而来的?这时,一个大灯笼出现在我们眼前,上面用娟秀的字迹书写了元宵灯会的由来。原来,这元宵节起源于东汉明帝时期,那时佛教中崇尚观佛,观舍利,点灯敬佛等风俗,明帝因笃信佛教,过年过节时则命令皇宫、寺庙甚至百姓家里日夜点灯敬佛。后来这个佛礼逐渐流传于民间,每到过年过节,人们会制作各种花灯彩灯来营造节日的气氛。

夜已深,看花灯的人群渐渐散去。州桥古镇上的灯笼仍旧闪烁着,犹如一颗颗闪亮的星星欢送着人们回家。妈妈告诉我,家乡的人用热情温暖了每年的元宵节灯会,用勤劳和朴实的双手传承了这一文明习俗,灯会虽已结束,但家乡人心中的灯永远不会熄灭。

【篇五:家乡的风俗】

李拜天

我出生在南方城市——上海,春卷是我们每年春节必备的食物,包春卷也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习俗。

春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北方人也称“春饼”,据传在东晋时就有。古人不仅在立春这一天食用,还在他们春游时也带上这种小吃。唐朝大诗人杜甫的诗句“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中也提到了吃春卷的习俗。

在古代这春卷做起来可有讲究了,古文记载:“摊薄煎饼,以胡桃仁、松仁、桃仁、榛仁、嫩莲肉、干柿、熟藕、银杏、熟栗、芭榄仁、用蜜……卷入煎饼,油焯过。”光看看这食材就让人垂涎欲滴啊!

春卷在上海主要有两种特殊的做法,一种为大白菜肉丝馅,另一种为豆沙馅。而我最喜欢,也是上海人最传统的做法,要数大白菜肉丝春卷了,每年春节只要看见春卷上桌,我就按捺不住要吃的冲动,记得去年我一口气吃了十几个,把小肚子撑得鼓鼓的。

现在的春节,最难忘的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春卷、炸春卷、吃春卷了。外婆的手艺当仁不让。只见她先让肉入锅,用猪油在旺火上煸炒至七成熟,加上各种调料,然后将大白菜切成丝,撒入炒好的肉丝拌匀,这样春卷馅就大功告成了。

往年一到春节市场上的春卷皮供不应求,而今年同样也是“供不应求”——由于新冠疫情,市场上的春卷皮不见了踪影。外公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出门跑了好几个菜场才买到春卷皮,只为它能够出现在今年的餐桌上。

包春卷是一个全家参与的过程,大家有说有笑地坐在一起,其乐融融。

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炸春卷,先把油倒入锅内烧至七分熟,把一个个鼓鼓囊囊的“小白胖子”放入油锅中来回游走着、翻滚着、跳跃着,不一会儿,小胖子的白色外衣顿时变成了金色的铠甲。

马上,这些铠甲勇士们就被搬上了桌,全家人的筷子都伸向了它们,我也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放入口中,轻轻一咬,外酥里鲜,外脆里嫩。不一会儿,盘子就见了底。于是外婆又去厨房炸起了春卷,油锅里的乐曲再次响起,厨房里又传来了外婆的声音:“不够还有!”

春卷充斥着我那美好的童年,它将深深地烙在我的记忆深处,无论我将来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家乡的春卷。

《家乡的风俗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