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习俗

2021-09-29 05:27:36
家乡的习俗作文800字

【篇一:炸油糕】

陈佳琪

油糕是姥姥那儿元宵节必吃的食物,每当嘴馋的我听到“油糕”这个词,就心潮澎湃,口水直流三千尺,恨不得现在就有一盘油糕摆在面前。

每次我都会兴高采烈地看姥姥做油糕。油糕的馅有许多种,有红豆、绿豆、红糖、白糖……但我偏偏对红豆馅情有独钟,于是姥姥决定做红豆馅。红豆浸泡五六个小时、煮半个小时、沥干加白糖拌匀,红豆馅就成了。

油糕的精髓不在馅,而在面上。这种面是由五谷之一的黍米碾制而成,俗称黍米面或黄米面。黄米面要用温水和成小疙瘩状,千万不要倒太多水,不然太软,不易成型。接下来把和好的面团成馒头状,再在“馒头”的底面捅一个洞,做成空心状,以便蒸熟,老家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窝窝头。窝窝头上锅蒸半个小时。蒸好后要趁热迅速将它揉成面团状,案板上要提前抹油,因为这面很粘。揉面一般由家里的“大拿”来完成,而这个“大拿”就是大姨。

包油糕时全家人都坐在一起了,大家一起唠家常,聊聊姥爷的庄稼收成啊,爸爸妈妈的工作啊,我们的学习啊……太原的油糕都是圆的,而姥姥那儿的不一样,是饺子样的。像做小笼包一样,揪成一个一个的面剂子以后就开始擀皮乐乐。擀皮比较简单,所以我承包了这活儿,皮儿不能太薄,不然炸起来容易破,而且吃起来也没有糯糯的感觉。我还想凑凑热闹包一个油糕,可姥姥不让我包,怕我包不严实,下锅后漏开。

到了下锅的时候,我站在不远处踮起脚尖朝锅里望,心里急得直喊:怎么还没好!

终于等到主角出场了——刚出锅的油糕表面金黄,上面鼓起许多小泡泡,特别诱人。我拿起那刚出锅的油糕就往嘴里塞,却把我的眼泪烫了出来,可我又舍不得放下,只好含着泪边吹边吃。先别急着笑话我,我们几个孩子可都是不怕烫争着抢着吃的,仿佛不抢就吃不到了。我又咬了一口,嗯!是那久违的味道,既软糯又香甜,外脆内软心甜,简直是“此糕只应天上有”啊!

今年受疫情影响,我没能吃上油糕,但姥姥答应我,待疫情过后,定让我吃个够。

【篇二:串联的友谊】

宋晨曦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写福字;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蒸牛肉;二七二八把面发,二九对联贴门口,除夕万家人团圆,欢欢喜喜过大年!”弟弟提着爷爷新做的灯笼,大声念着这首童谣。

今天是“二七二八把面发"的日子。婆婆和妈妈在厨房里忙碌着,她们分工明确,妈妈和面,婆婆调馅,我看着堆成山的面和几盆的馅料呆住了,我调侃道:“妈,您难道从头到脚都是胃?真厉害。”“不是,”妈妈笑笑,“今年闰年,是要互送馍馍的,你忘了?”我恍然大悟:“臣哪敢忘,上次走得我差点没累成爬行动物,怀疑人生啊!”我们这里的“互送”可不是邻里间的“互送”,而是“全村互送”。我们住在山里,四周被三座山围绕着,每座山上都住有人家,所以说我们明天会爬三座高山,我得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上次我好像走了两万多步。

第二天,每家都会专门留一个人在家中待客,准备上好的茶叶给满山的“邮递员”歇脚用。我们一行人踏上了送馍馍的征程,身上的大包小包里有百合馍馍,豆腐馍馍,韭菜馍,油渣花卷,豆沙包,糖包,真是一个小型馍馍展览会!

我们走啊,走啊,送了一家又一家。路途很漫长,兴高采烈的弟弟不久就焉了下来,虽然我们走得并不快,但一直没有歇脚,随着时间愈来愈长,大家振奋的心情也渐渐平静下来,都不说说笑笑了。于是我一把拿出爸爸的手机,放出弟弟最爱的《野狼disco》,弟弟顿时精神抖擞,开始蹦哒,婆婆爷爷听到方言也不禁大笑起来,队伍的气氛就这样被我调动了起来,我们重整旗鼓,继续往前走。挨家挨户送上馍馍时,每家的主人都待我们如老朋友,非常热情。

太阳渐渐发红,最后成了一个火红的赤盘。虽说今天精疲力尽,但互送馍馍这个活动让我意识到了村民的友谊,馍馍不金贵,却是心意满满,一个个朴素的馍馍串起了村民之间的情感,一个个简单的馍馍保持了村民之间的友好,我想这可比那几百元的贵重礼品好多了!

【篇三:我最喜欢的节日——端午节】

李炳辰

“五月天,是端阳,插艾叶呀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儿歌说的就是过端午的情景。

端午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按照习俗,这一天早上,人们会把门上、窗上都挂上艾蒿,据说可以驱赶蚊虫。这一天还有两个最主要的活动:赛龙舟和包粽子。赛龙舟的场面固然热闹非凡,但我喜欢端午节的真正原因是美味的粽子。

姥姥是家里最勤快的人,提前两天就开始泡江米,这样做出来的粽子口感更加软糯。端午这天大清早,我还在被窝里就闻到了浓浓的粽叶味儿,我知道这是姥姥煮粽叶了。我赶紧翻身下床,洗漱后加入“包粽大军”。只见姥姥动作娴熟,把三个粽叶叠在一起,弄成漏斗形,放入米和枣,封住口,包成三角形,用绳子扎紧,一眨眼,粽子就包好了。再看妈妈,在粽叶中左挑右选,选了两片最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体,接着往里面小心翼翼地放米,比划半天,才包成一个。我也挑了两个大粽叶,照猫画虎地包起来,但是左扭右扭,不是漏米,就是封不住口。在姥姥指导下,我终于包出了第一个粽子,竟然激动得满头大汗。

我们的队伍里,还有一个只动嘴,不动手的人,他就是我的老爸。“这个粽子没系紧。”“这个破肚了。”“这个需要返工。”俨然一个检验员。“看这个粽子,挺拔帅气,一看就是个将军,肯定是姥姥的杰作。”“这个粽子,啧啧啧,这个头,是个孙子。”爸爸的点评,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我们边包边煮,边说边笑,伴随着阵阵浓浓的粽香味,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了!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品尝着香甜可口的粽子,边吃边聊,我还赋诗一首:五月初五端午到,纪念屈原把粽包,全家老少齐上阵,热气腾腾粽香飘……

《家乡的习俗作文8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