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爷爷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每年一到腊月,街坊四邻买了红纸,纷纷跑来请爷爷帮忙写对联。凡上门来的人,他都不好意思拒绝,从接受“任务”到最后收摊,要忙上好几天。
现在村里会写毛笔字的人不多,市场上卖的春联全是印刷品,烫金配图,太俗气,且内容也缺乏新意。来求对联的大多是亲戚朋友,也有慕名来的,说是手写的对联墨香气四溢,才有年的味道。爷爷写字很讲究格式,要先量好尺寸裁纸,按字数多少折出印记,再左手压纸,看准位置下笔;每写一个字,力求结构匀称,笔画到位。春联有竖副、斗方、横批,一户人家少说也要写一个小时。爷爷还会根据各家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内容。家里有上了年纪的老人,肯定少不了写一副“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有下海捕鱼的,就写“渔港春来舟送暖,海湾冬尽网飘香”。爷爷还爱自编联句,将一些市和乡镇的地名组合到联句里,如“南通小康富裕路,海门大开广进财”“金鸡送喜家家乐万年,玉犬添福户户呈瑞祥”。
爷爷年纪大了,握毛笔的手没以往那么灵活了,时间一长,手臂发酸,戴着四百度的老花镜也觉得眼睛模糊。尽管爷爷起早带晚、熬冷受冻地写,可却从不收人家的钱物,他说,“春联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情感的流露,更是修身养性的乐趣,一年就这一回,尽点义务算不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