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哪里呀?我在一条荒凉的土路上环顾四周,西边有一段很长的土墙,还有一个关隘。我走近一看,关口上用隶书写着三个大字:玉门关。我竟然穿越了,这就是汉朝的玉门关吗?就在我将信将疑之际,一队人马入关而来。只见他们衣着不同,相貌各异,有一些人明显不是汉人的模样儿。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个汉人,他气宇轩昂,手持使节端坐马上。后面随行的人牵着骆驼,骆驼上还驮着满满的行囊。
我三步并作两步,上前问道:“请问您就是张骞大人吧?”那个手持使节的人答道:“我正是。”“恭喜您第二次出使西域成功,”我既羡慕又崇敬地说:“多亏了您,我们才能吃到这么多新奇的西域美食。”张骞笑着说:“是啊,我从西域带回了葡萄、胡桃、石榴、胡瓜,还有胡萝卜,对了,还有香料呢!”我接着说:“除了吃的,您还带回来不少好玩儿的物件呢!”“的确如此。我们还带了西域的工艺品和咱们这里没有的动物。你看,队伍里的汗血马可是西域的良驹。欸?你一个小小少年怎么知道这么多事呢?”我赶紧自报家门:“大人,我叫哈沛承,我其实是来自未来的人。我还有好多问题想问您呢,您可方便?”张骞满脸狐疑,不知道是没听懂还是不相信。不过他看了看我说:“你一个小孩子赶路也挺危险,就随我一起进入长安城吧。”
在路上,我想起了张骞前往西域的坎坷经历,就问道:“您第一次出使西域就被匈奴捉去,为何持使节而不失呢?被囚禁了十年之后,终于有机会逃走了,您为何还是选择继续前往西域呢?”张骞骑在马上挺直了腰杆,自豪地说:“我持使节而不失是为了坚守信念,捍卫自己与国家的尊严。身为大汉使节,不敢有辱使命!”“您的坚忍真令我佩服啊。可是经历了第一次的危险,当汉武帝第二次命令您前往西域的时候,您为什么又那么快答应了呢?您不怕再次被囚禁吗?”张骞答道:“上次出使已经为此次的西行奠定了基础。为了抵御匈奴,与西域诸国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这条路必须走下去!”“那请问您又是如何与西域各国成功建立友谊的呢?”我问。张骞回答说:“要想让别人信任你,首先你要尊重对方,其次要包容,广博百纳,求同存异。”此刻,我想起了《史记》里司马迁描写的张骞:为人疆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眼前的张骞,不正是这种气质的人吗?想来他必定非常尊重对方的生活习惯,尊重与自己的语言或习惯不同的人。就在我浮想联翩的时候,张骞又说:“你这个少年挺有想法,等我下次再去西域,一定带你同去。”一听这话,我心中无限惊喜。可又一想,我可不能久留呀,得想办法赶紧穿越回去!
心急如焚,猛然惊醒。原来,我在复习历史的时候睡着了。没能跟张骞大人正式告别,我很是懊悔。我还有好多心里话想对他说呢!我想说:张骞,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走出国门的使者。一条由您开拓的丝绸之路,把古老的中国和遥远的西方世界连在了一起。您是坚忍磊落奇男子。第一次宣扬了国与国之间平等、诚信交往的外交理念,构建了汉与西方国家友好交往的桥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为整个世界的文明与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