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子是个孤儿,一场车祸带走了他的父母。
他是爷爷奶奶拉扯大的,现在栓子的记忆里就只剩下了爷爷奶奶。
在这间不足十平米的小茅屋里,放着爷爷种地劳作和干木工时的工具。
爷爷每天起早贪黑佝倦着身躯,除了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以外,剩下的大部分时间就是用来摆弄他的这些宝贝——那些他使了大半辈子的工具。看着个个都可爱,拿一遍,看一遍,再打量一遍,嘴里叽哩咕噜,自言自语:
“这把斧子是在后杨集市买的。”
“这个墨盒跟了我几十年了!”
“凿子把儿要换了,这木头不瓷实了。”
本来就狭小的小茅屋,这时就显得更加狭小了。栓子那时还小,每天看爷爷摆弄这些东西,自然而然也喜欢上了,时不时地拿起爷爷的尺子、凿子来一阵乱摆弄,当时最大的心愿就是像爷爷一样,当个木匠。奶奶总是笑话他没出息。小栓子不服气地说:“像爷爷一样当木匠有酒喝!”把奶奶气地直翻白眼,爷爷乐呵呵地抽着他的烟袋锅,不说话只是笑笑。
奶奶说:“只会做桌椅板凳的可不算是好木匠。”爷爷仍然不说话,只是把头低了下去,像是在沉思着什么。
第二天,爷爷把他所有的工具一股脑收了起来,又像变戏法似的,从床底下掏出一个满是灰尘的破箱子,像是拿着珍宝一样用满是老茧的双手把灰尘抹去,哆哆嗦嗦地把箱子打开,里面是一些比那些木工工具小巧多的叫不上名儿来的东西。爷爷告诉栓子说:“小子,这些也是爷爷的宝贝,只不过已经好多年没用了,从今天开始,爷爷就用这些小东西来教你怎样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看到这些东西,小栓子有些摸不着头脑了。他拿起里面的一把小刀好奇地问爷爷:“这些东西我怎么从来没见过呢?”
爷爷微微一笑:“小子,这东西你一定没见过,这可是我的宝贝,就靠这些东西,能在木头上画画呢!就像这个!”说着,爷爷从箱子底下拿出一个小玩意,栓子一把抢过来,拿在手里仔细地瞧:这是一个用核桃雕成的绣球,小巧精致,顺着核桃的自然凹凸,雕出绣球的纹理,自然逼真。
小栓子很惊讶:在村子里随处可见的核桃,能变成这么个小玩意,也太神奇了吧!爷爷问栓子:“小子,你想学吗?”对于一个四岁的孩子来说,“学”是什么他可能自己也不知道,可是小栓子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颗绣球对爷爷点点头说:“想,我想学,我也要把核桃变个样。”四岁的小栓子就这样开始跟爷爷学木雕,小刀拿不稳刻在了手上,血顿时流了出来,他没有皱一下眉头,掉一滴眼泪,叫一声苦。小栓子很用功,很努力,他认真学习雕刻的样子完全不像是一个4岁的孩子。
经过一年的学习,他基本上能独立完成作品了,只是做工不那么精细。
爷爷总是说:“小子,以后一定会有出息的。”也只有这个时候,一直默不作声的奶奶脸上才会露出些许的笑容。她盼着自己的孙子有出息。小栓子和爷爷每天都在不停地刻啊,雕啊……
小栓子一天天长大,爷爷奶奶也日渐衰老。一天,奶奶跌倒了,摔得不轻,奶奶病了。村里人说:“奶奶不行了。”也有邻居说:“别折腾钱了,治也治不好。”5岁的栓子不明白大人们的想法,他只是闷闷地问爷爷:奶奶怎么了?
爷爷沉默了,给老伴看病吧,家里没有那么多钱;不看吧,这毕竟是自己这一辈子的亲人。在一天的沉默之后,爷爷好像想起了什么似的,他和栓子把之前雕好的小玩意儿都收拾出来,用破布把它们擦干净,准备拿到集市上去卖,可唯独没有把那颗核桃雕的绣球拿上,而是悄悄地把它放在了奶奶的枕头底下。可是除了这些,家里再没有值钱的东西可以卖了,给奶奶看病显然是不够,爷爷只能东一家西一家地去邻居家借……
爷爷拿着浸透了汗水的钱,带着奶奶去县城看病。
三个多月,他们走遍了多家医院,但每次医生的回答都大同小异:“老爷子,我们已经尽力了,给老婆子准备后事吧。”
爷爷越来越沉默,陪伴他的是他抽了一辈子的烟袋锅。这时,他也只是蹲在屋外的墙根下面一袋一袋地抽着烟。奶奶越来越消瘦,到最后连喘气也越来越费劲。栓子只是在奶奶的床边看着,他还不知道奶奶将不久于人世。在一个大雨滂沱的晚上,奶奶永远地睡着了。
爷爷没有掉眼泪,只是一个劲地抽着他的烟袋锅……只是一个劲地沉默着,沉默着……
直到有一天,爷爷不再沉默,又开始了他的雕刻。栓子怔怔地看着爷爷,爷爷也看着他,用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睛告诉栓子,爷爷快要不行了,什么也没有留给你,只能尽我最后的力气给你雕刻一件东西,一天、两天、三天……爷爷在不停地刻着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