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我念起这首儿歌,就能想起端午节的热闹场景。
端午节是每年的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五”。相传,人们用芦苇把米饭抱起来扔进河里,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因为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而死。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的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日子。
端午节流行于汉、壮、布依、土家、侗等民族。主要的习俗是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和雄黄酒。要用红、黄、蓝、白、黑五色线系在小朋友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名叫长命缕。各家各户还要插“五端”:菖蒲、石榴花、艾草、蒜头、龙船花。难怪叫端午节,与“五”可真有密切的联系呀!
而在我们城市,端午节到,许多公园都要举行赛龙舟,那呼叫声、加油声、使劲声,融成一片,像一部奇特的交响曲。大人们还要用花绳编织成一个网,里面装着蛋,佩戴在儿童的脖子上。家家户户也可以包粽子吃,如果全家聚在一起吃,那就其乐融融啦!
介绍了这么多,我可真想天天过端午节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