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过年
滕一涵(八小三年级)
我喜欢过年,因为这是一个最团圆的节日。
远古时代,一个凶猛的怪物叫年,它每到冬底就来到村庄抢食物,人们为了不让它来抢食物,想了很多办法都不管用。
后来是一位书生救了大家,因为他听一位老人说,年最怕红色和鞭炮声,于是人们到了春节的时候,就会贴春联,放鞭炮,这样年就吓跑了。过年的习俗也就养成了。
我喜欢过年,因为每次春节爸爸妈妈都会带我去书法班看书法老师写春联,然后还可以挑几副自己喜欢的带回家。
我喜欢过年,因为每到春节我们都会长一岁,每次我听到这句话,我就会想到一句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每长一岁,我们也就更懂事了。
我喜欢过年,因为每次春节到来,姥姥都会在家里做许多好吃的,有白肉酸菜汤,有紫菜包饭,有鸡肉饭团,有红焖猪蹄,有水煮大虾,还有我最喜欢吃的饺子。
我喜欢过年,尤其除夕夜,因为平日都在忙,只有这时候全家人才会围坐在餐桌旁,团团圆圆的一起吃饺子。
我喜欢过年,因为我喜欢喜庆,因为这是一个最团圆的节日。
篇二:端午节
王欣蕊(一小三年级)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端午节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因为可以采艾蒿,包粽子,赛龙舟,投鱼粮,下面我就说说是怎么包的粽子吧!
首先我们要把采好的粽子叶放在水里浸泡一天一宿,这样吸足了水的粽子叶就有了韧性和弹性,包起来就不容易损坏。同时糯米,大枣,葡萄干也要用清水浸泡一天一宿,吸足了水,煮起来就熟得快。
包粽子可是有学问的,包得又大有快,还不漏米才是真功夫。妈妈一边包一边轻声念叨:“这几个大的用做鱼粮吧,让它们饱吃一顿,好放过我们的大诗人!”
端午节当天一大早,我要跟爸爸去采艾蒿。听说只有日出前带露水的艾蒿才能去瘟除虫。每年采艾蒿的人都很多,今年也不例外。
我是深一脚浅一脚的像个跟屁虫,采是没采着几株艾蒿,裤子,鞋子全都湿透了。其实我的心思并不完全在采艾蒿上,只因为我喜欢翻山越岭的感觉,特好玩儿。
抛洒完鱼粮,插好了艾蒿。我们就开始了吃粽子。我们没有吟诗作歌,也没有舞蹈绘画,多吃一枚粽子只当对伟大诗人屈原,最好的怀念!
篇三:中秋节
邓佳旭(八小三年级)
果实累累,月上中空的中秋节到了。
一大早我和爸爸妈妈三个人就一起忙活着做月饼。第一步是把面粉兑上热水,熟油,糖和鸡蛋,加热水是为了面醒的快,加鸡蛋加糖,是让月饼的皮吃起来味道更好更酥。第二步是把面放盆里盖好,等待苏醒。
在等待过程中,我们把事先准备好的五仁,豆沙和枣泥再次调和搅匀。第三步,开始包月饼,首先把面打成一个圆片,然后把馅放到里面,在手里转几下,看看馅漏不出去,就把它安放到模具里。
从模具里倒出来,月饼的一面就被印上了花纹。第四步就是考月饼。烤月饼的这个过程,我感觉特别的漫长,像过了一年,大概是我特别想吃吧。终于,一个,两个,三个,我们一共考了35个月饼。
到了晚上,我们全家一起到院子里面去赏月,听着父母给我们讲嫦娥的故事,吃着美味的月饼,心情特别的愉悦。我指着天空中的大月亮问:“那是不是玉兔啊?”不知道谁回复我:“肯定不是。”
我又指着月亮的另一侧问道:“那应该是嫦娥吧!”好几个人一起先是哈哈哈笑着,然后附和我:“嗯,是,是,一定是!”
篇四:春节
朱明朗(八小三年级)
俗话说得好: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到了。
每年一到腊月二十五的时候,人们就开始穿上新衣服,准备好充足的,过年用的食物。今年也不例外,爸爸妈妈提前好几天就开始包粘豆包,冻饺子,贴窗花,还给我买了好几包摔炮和穿天猴。
真正算过年,应该从除夕开始。这个晚上是举国欢庆,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家家户户都在自己家吃年夜饭。喜庆和团圆都集中在了这一天。
俗话说,爆竹声中一岁除,过了这个年,我又长了一岁,为了证明我长大了,就跟爸爸说:“今晚的鞭炮我要亲手放。”爸爸笑呵呵很配合:“好啊,好啊!”说是这么说,爸爸还是乐此不疲的忙前忙后,把二提脚放在了一个雪堆上,稳了又稳,才指导我去点燃。至于摔炮和穿天猴,确实都是我一个人独立完成发放的。
放完鞭炮,我们就开始看《春晚》。一直到后半夜才休息。我们家所有房间的灯都开着一宿,奶奶说那预示明年全年光明。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小朋友们,你们的年是怎么过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