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暑期,骄阳似火。太阳毫不留情地炙烤着大地,到处都是热的。今天,我们的心情也如这夏日那样热烈,我们没有被滚烫的热浪吓跑,都积极地参加了小记者外出采风活动。我的心情也格外激动,分外兴奋。
(一)美食之旅
我们驱车来到了“王森咖啡西点西餐技术学校”,准备跟着烘焙师傅们学做蛋糕。刚来到做蛋糕的教室,我就被浓浓的奶油味吸引了。只见每个桌子上已经摆放好了蛋糕胚子,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做起来,可是桌子上还没有其他的原材料,只能作罢。在一位烘焙师阿姨的召集下,我们先认真听、认真看了如何做蛋糕,仔细记下了做蛋糕的关键步骤。在烘焙师傅熟练地操作下,不一会儿,一个精美的蛋糕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终于可以让我自己来做了!我急忙拿起桌上的抹刀,挖了一坨奶油放在第一层蛋糕胚子上,慢慢地小心翼翼地抹着。瞧!蛋糕上面雪白雪白的,好像铺了一层厚厚的白雪。接着,我放上了第二层蛋糕胚子,又在上面抹了一薄层奶油,放上火龙果粒和芒果粒。于是,我就放上了第三层蛋糕胚子。可是蛋糕怎么也不能和水果粒好好相处,当我在胚子上涂奶油时,总是把胚子一起带走。我想了想,就在水果粒上多放了点奶油,把第三层蛋糕胚子先粘住了,然后在上面涂起奶油来。这次它们终于能在一起了!就这样,我开始在蛋糕外面涂抹奶油了,可是奶油黏糊糊的,总是喜欢把原先涂好的奶油粘住,连着抹刀一起粘掉,因此,蛋糕表面就东缺一块西少一块的,难看极了。我弄得有点手忙脚乱了,不知所措,还好烘焙师阿姨来了,她好像知道我的心思,连忙接过我的抹刀,添加了好多奶油,这儿涂涂,那里刮刮,两三分钟的时间,就把蛋糕弄得漂漂亮亮的,光滑又好看。我越看越喜欢!最后,我在蛋糕上放上水果,蓝莓沿着蛋糕边摆了一圈;草莓块、火龙果粒等摆放在中间,挨挨挤挤的。蛋糕的侧面点上了一圈奶油粒,每个上面粘一颗蓝莓,热闹的很!看着自己动手做的蛋糕,好诱人呀!我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烘焙师阿姨帮我们装好了蛋糕,人手一份带回了车上。我想快点回家,让家人尝尝我的手艺。
(二)文化之旅
从王森咖啡西点西餐技术学校出来,我们坐车来到了“弘戈堂碑刻艺术工作室”。它坐落在绿树成荫的天平山脚下,两座长长的平房边摆放着长短不一、厚厚薄薄的各式各样的碑刻石块,院落四周草木参差不齐,和谐生长。正如弘戈堂主人戈老先生说的“要呈现生物的多样性”。
走进屋内,迎面扑来的就是独特的墨香味。墙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拓印作品,有大诗人杜甫写的拓印作品,有诗词的拓印作品,还有书法绘画的拓印作品……在长长的桌面中间摆放着一幅长长的古文条幅拓印作品,四周摆放着大大小小的石块,上面刻着许多字,有单个的“福”字,有名言警句的条幅,有各种字体的诗词碑刻……整个屋子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开始拓印了,只见老师傅手里拿着一张浸湿过的厚宣纸,展开后平整地贴在了我面前的那块石块上,接着用棕刷在纸上来回地刷了几遍,让纸和石碑贴得更密合了,毫无空隙。最后,老师傅一手拿一块潮湿的棉布,一手拿着木锤,把布放在石碑有字的地方,用木锤敲打着棉布,发出沉沉的“咚咚”声。那是为了让有字的地方的宣纸凹陷下去,以便后来拓出清晰的文字。
等了一会儿,石碑上的纸快干了,老师傅便依次发给我们每人一对拓包,一个上面倒墨水,另一个用来揉搓均匀墨汁,按照老师傅交的步骤,我们开始拍打拓印了。我先在石碑四周用拓包拍打了一圈,再往石碑中间拍打。第一次拍打,颜色有深有浅,很不符合要求。第二遍时,我在老师傅的指导下,在淡的地方多拍了几下,渐渐地拍打的墨色均匀了,也好看了许多。拍着拍着,手臂都有点酸了,便停了下来。等到墨色八成干的时候,老师傅让我们揭下宣纸,我小心翼翼地掀起石碑上的宣纸。在红色的衬托下,五个白色大字“温故而知新”顿时映入了我的眼帘。这五个字刚劲有力,我高兴地拿在手里,不愿放下。因为这可是我第一次拓印的碑刻作品,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次新蕾小记者外出采风活动,让我第一次尝试做了美味的蛋糕,拥有了第一幅亲自拓印的碑刻作品。不仅有了口福,更深深地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魅力,收获真不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