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孔府的大门,孔府大门上面写着圣人之门,再向前是重光门,这两个门我忘了它的缘由。
再向前就是六厅,六厅分别分为:管勾厅、典籍厅、知印厅、司乐厅、掌书厅、百户厅。管勾厅设置于元延又四年(1317年),掌管孔府租银租粮,筹办祭品等祀物,设有一六品官员掌管。典籍厅又称奎文阁典,设于元至大二年(1309年),是孔府内专管典章制度,保存历代帝王赐书典籍、出卖官爵、管理和训练礼生的机构,设有一员七品官员掌管。知印厅是掌管孔府的各种文书、印信和签押宗文等事务,相当于中厅。设置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一七品官员掌管员,这是东侧廊坊。
西侧廊坊为掌书厅、百户厅、还有司乐厅。掌书厅设置元贞二年(1296),专负责孔府的文件的书写管理衍圣宫的各种奏章、表箋并负责管理一切档案。百户厅又称‘欽设林庙守卫司百户’,设置于元靖又三年。司乐厅设置元延又七年(1320)。是孔府主管祭孔乐章、舞蹈及保管乐器、舞具。培养乐舞生,设有七品诗乐官一名。
我们参观完六厅,就到了对话碑,这是孔府族人的座右铭。
参观完对话碑就到了大堂,大堂是迎面五间正厅,就是气势威严的大堂,在大堂通往二堂的过廊里摆放着两条极为普通的拙红漆凳,这就是熟语中的‘冷板凳’的来源处,被称为阁老凳。
再向前就到了二堂,位于大堂之后也称‘后厅’,面阔五间三明二暗,正厅悬挂有宫灯,室内正中挂有‘诗书礼乐’和‘节开松筠’的大匾。左右有七块御制石碑。
游客们,我们参观完二堂,就该参观三堂了,三堂也叫“退堂,面阔五间,正中悬挂有乾隆御书的’六代含怡‘匾额。
参观三堂就到了内宅门,位于三堂之后,也称内宅院。内宅门的内壁上绘有一幅壁画,那就是贪壁图。
再向前走就到了前上房,是孔府内宅第一进院七间正厅,是孔府主人们接待至亲和近只族人的客厅,也是他们举行家宴和婚丧仪式的主要场所。
再向前走就是避难楼,位于内东房东南角,是一座砖砌的四层小楼。据说是孔府预防家属遭遇抢劫时避难之用。
从避难楼再向前就到了孔府戏台,据记载清末时期,孔府内曾养着几十个人的戏班子,只要主人一声招呼,戏班便锣鼓开敲,人马全上。
再向前就是堂楼院,堂楼院分为前堂楼、后堂楼,富丽堂皇。
参观完堂楼院就来到了后花园,后花园位于孔府的最北部,占地50余亩。对了,后花园还有铁矿石。
游完后花园就该游家庙,家庙分为新祠堂、慕恩堂。
以前还有东学,现在已被大火毁废了。
游完一贯堂,就到了西学,西学分为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红萼轩,轩后院右侧有棵300年树龄的红萼梅花树,此轩由此得名。忠恕堂是西学的第二进院。安怀堂是西学第三进院。
再向前游完奏厅,就到了花厅,共有四处;分别为东花厅、西花厅、南花厅、小花厅,均为三间。
游客们,你们看我写的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