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早上,天阴沉沉的。姥爷匆匆吃过早饭便去地里挖白薯。我很好奇白薯是怎样挖出来的。于是决定和姥爷一起去地里一探究竟。
来到地里,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郁郁葱葱的白薯秧。姥爷右手拿一把镰刀,左手拽起白薯秧,弯下腰弓起腿,挥起镰刀几下就把白薯秧割了下来,种白薯的土埂一下子就露出来。这时我才明白白薯是种在那凸起的土埂上,而不是长在平平的地里。
姥爷把白薯秧割下拉走后,又放下镰刀,拿起铁锹来到了田梗的一端,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手握住铁锹把,把铁锹放在了田梗的左边。只见姥爷右脚放在铁锹头上沿,嘴唇紧绷着露出一排白牙齿,使劲往下一蹬:“嚓!”铁锹插进土里,双手往下一压,就把土和白薯挖了上来。
我跑到姥爷的前面,双腿弓起来弯腰捡白薯。“小心点,别把白薯的皮弄掉了,弄掉了的话白薯存放的时间就会变短!”姥爷一边双腿分开蹲下一边说到。姥爷用他那双粗糙的手,像对待玉石一样,右手轻轻提起白薯,左手托住白薯轻轻地抖了抖土,又放到了另一边,站起身来接着挖白薯去了……
看着姥爷那轻松的样子我也心血来潮想试一试。
我拿过铁锹来,学着姥爷的样子,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握住锹柄,左脚放在铁锹头上沿使劲往一蹬——我以为成功了,可铁锹只插进土里一点点,我只好向姥爷请教。
姥爷说:“你这样容易把白薯弄断,铁锹要插的深一些。”“哦。”我似懂非懂地应着姥爷的话,重新拿起铁锹,双手握住铁锹把,左脚一下一下地踩下去。
姥爷见我这样费劲,走过来帮我。姥爷一下就把铁锹踩了下去。我咬住嘴唇双手使劲往下一压,白薯挖了上来!终于把白薯挖出来了!
正当我累得满头大汗时,姥爷已经又干了起来。我发现姥爷额头的汗水如同水淋一样流下来。我只是干了一小会儿就累了,姥爷却要一人干完整个地里的活儿,比我累多了。
这让我不禁想到了那首《悯农》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以后不仅要多帮姥爷干活儿,还要节约粮食,不浪费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