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元宵作文集锦8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元宵作文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元宵作文 篇1
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今天晚上我们一家去东街口观看灯展。
听外公说,今晚东街口一条街都被封了,所以我们决定坐地铁。一进地铁,我就发现今晚的人特别多,跟平常不一样,人跟人站在一起肩并肩,脚尖碰脚跟,人头攒动。出了地铁,很多人都往东街口站涌,大家都蜂拥而至到这里。
一走到东街口百货前,我就看见大屏幕照出来的人跟芝麻一样多,从高处往下看,人群就像蜂窝一样。路过东街口百货走到八一七路上,远远就看见两束绿色和蓝色的'远光灯,分别朝天上和地上射,形状犹如两束草在天空中舞动。路两旁的树干上都捆着灯条,树枝上挂着许多绚丽多彩的灯棍。每两棵树中间立着一个“美人鱼”灯,下半部分像美人鱼的身体,上半部像半个蚌壳,里面盛着一些像珍珠一个样的大灯泡。这些“美人鱼”灯,有蓝的,有粉的。每两棵树上还连接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上面悬挂着的灯笼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元宵赞歌。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通过黄巷,我们来到了人山人海的南后街,在街的人群上空,突然,一个小光点探出了脑袋。我走近一看,才发现是一个表面绑着五彩灯条的气球。我看到后就眉开眼笑,于是妈妈就给我和弟弟各买了一个。买完气球后我们就步行回家,因为地铁站入口的人爆满,无法乘坐。
这次灯展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人多!
四年级元宵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来了,大街小巷的屋檐下都挂满了大大小小的灯笼,灯笼里耀眼的灯光辉映出喜庆的色彩,灯笼外大大的“福”字表示人们团团圆圆、吉祥如意。这一天,我们全校师生举行了期盼已久的猜灯谜活动。
活动开始了,我和几个好朋友兴高采烈地奔向操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红色的灯笼,一排排整齐的.灯笼挂在操场围墙上,我好像来到了一片红色的花海。灯笼下垂着一条条五彩灯谜,上面有的画着可爱的小白兔,有的画着弯弯的月亮,还有的画着红红的太阳。正当我看得投入时,旁边传来一阵阵欢呼声和喝彩声,是有的同学猜中得了奖品,高兴得欢呼雀跃。
我走着走着,突然被一条灯谜吸引了,“七位仙女出嫁了一个(打一成语)”。我想:这道灯谜感觉有点不靠谱,结果一定十分有趣,突然我灵机一动,七仙公主们从小生活在一起,关系亲密,失去了一个,其他六个肯定十分伤心,啊,终于想到答案了――六神无主。我立即把答案告诉老师,老师满意地对我说:“恭喜你,答对了。”听完老师的答复,我高兴地跳起来。
接着,我又一连猜中了好几个灯谜,奖了一个同学们用红包自制的灯笼。
最后猜灯谜活动在一片欢呼声中结束了,我觉得这一次活动很有意义,不仅让我们体会到了乐趣,又让我们在玩耍中增长了知识。
四年级元宵作文 篇3
每年春节我都要回我的老家汕头去看我爷爷。今年,我第一次在那里过元宵节。
汕头的元宵节有这么一个习惯:每年到这个时候,我们都要到以前住的仙港村去拜三山国王---在那里所有人都叫老爷。这一天,非常热闹,整个仙港村全都挤满了人。家里有喜事的人就排着队提着灯笼;还有人敲锣打鼓;还有人抬着老爷,这些人都要这样走一宿呢!
这一天,人人都在放炮。
小孩子在放蹿天猴等一些比较小的炮,大人放着小鞭儿,他们一次都不止放一串,一次就放好几串,还有很多人在放,弄得你就算捂住耳朵也觉得很吵!最好看的就是礼花弹了。那天我们放的.大约都是长60厘米,宽35厘米的。特别好看,也特别响,我离放的地方很远也能感觉到地在震动!
这是我第一次在汕头过元宵节,也是最有趣的一次元宵节。
四年级元宵作文 篇4
元宵节那天,我和我伙伴们最期待是晚上活动。
天一黑,我们就吃饭了。元宵是少不了食品,黑芝麻味昨天就吃过了,蓝梅味是在奶奶家吃,草莓味、橙子味是今天特意买,当然吃个痛快。
吃了元宵是放烟花。先是高晨晨放小飞机,点着捻子,只见嗤嗤地刺花儿,刺了一会后就飞起来,真好看。接着是大龙“火树银花”,说实在,在放它之前,我们谁也不知道这“火树银花”是什么样,我们都想看个究竟。谁知这家伙还真过瘾,喷真高!一边喷花一边炸,噼里啪啦,我们都欢呼起来。
我是“通天炮”,也是第一次放。我让大家闪开点,以防炸了人。这“通天炮”还真是名副其实,在地上炸一下,然后飞到天上再炸一响。满天五彩缤纷火花,把我们欢乐叫喊声也带上天空。大家一个劲地叫“爽”,兴奋得不知怎么是好。
最让我们欣赏是放孔明灯。这是我们小伙伴共同杰作。我们举行仪式,灯飞起来开始许愿,这是我们预演好愿望词语:“我们是真正铁哥们,我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仰望着孔明灯,我们进入了另一种境界。我们仿佛真得长大了,仿佛插上了翅膀,在深蓝色夜空翱翔。
孔明灯飞远了,可我们心更近了,大家唱着、跳着、笑着,划着滑板车,挥舞着光明棒,回家准备做一个甜蜜梦。
四年级元宵作文 篇5
今天是元宵节我一起床就向厨房跑去,我一眼就看见了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汤圆,那晶莹剔透的汤圆让人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皮是软软的粘粘的,一股香甜可口的汁慢慢地流进了我的嘴里。非常好吃,我一下吃了两三个,这时大哥走了过来,看见我狼吞虎咽的`样子,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声来。妈妈问:“你们知道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呢?”“我知道,我知道!”大哥抢着说,“因为元宵节是一个团圆的日子,汤圆代表团圆所以要吃汤圆。”
晚上我和大哥一起放鞭炮,我们放了窜天猴、双灯双炮、飞翔蜻蜓……其中我最喜欢放飞翔蜻蜓我把捻儿点燃后向地上一扔,飞翔蜻蜓就闪着火花发出吱吱声悬转了起来,非常好看。
我们回到家,一边看精彩的元宵晚会,一边吃水果。但是我和大哥却被那美丽的焰火吸引着,那美丽的焰火像彩色的流星雨从天空中滑落下来,照亮了整个夜空。
多美丽的元宵节啊!
四年级元宵作文 篇6
在我的家乡,元宵当数整个春节里最热闹不过的日子了。
到了这天,村里就会有一家人办酒席,邀请亲朋好友到家里来共聚一堂,热热闹闹过元宵。而今年元宵刚好是轮到我家姑姑办,家里可热闹了。
在元宵前夕,姑姑一家也忙活开了,人手不够,就连我也穿上围裙来帮忙了。看那,姑姑都忙晕了,得先把屋子收拾好接等客人,要请大厨来主厨,还要采购大量食物。事情可多了,家里的人来来往往,忙得不可开交。
元宵前一天的早上,我们还要游街呢!我的外公是这支队伍的领头人,我,表兄弟姐妹和奶奶每人各扛一根杆子,上面挂上一盏灯笼,以示我们是本届元宵游街队伍中的一员。我们和很多村干部一起走在游行队伍前头,紧随其后的是乐队,他们着统一的蓝色礼服,边走边奏响鼓乐。队伍中还有一个方阵最迎人注目——那些上了年纪的奶奶们,全部穿粉红的衣服,个个容光焕发,喜笑颜开,她们走在队伍的最后面。还有本家的几个年轻人在队伍边上不停地放鞭炮的,一路走一路放,鞭炮声给这个节日增添了最喜庆的一笔。
我们游街串巷。家家户户门前都堆着鞭炮,我们一到他们就立即燃放起来。浓烟,呛得我们直咳嗽。所到之处孩子们就会尾随在队伍后面。一路上队伍不断壮大,可热闹了,我们这些孩子在经过村委会的时候,有一个阿姨就给我们每个人发饼,上面有印着鲜红的“福”字, 还 发 了各式各样的零食。我们瞧着手里的'袋子越来越鼓,个个乐得笑哈哈。我呢,口水早已流下三千尺了,可外婆却说:“现在不能吃。”叫我把口水生生地咽回去了。
终于,游行结束了,走的可真累呀,脚痛了,手也酸了呢!
刚游完街,我们还要去姑姑家呢!哇,临时搭起的厨房里摆满意了各色美味佳肴,光看品种就让人大开眼界。大水缸里的这群威武的螃蟹将军,明天此时就得安安静静地卧在盘子里,嘿嘿,等着我们来品尝了!
一切工作都准备好了,现在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就等着明天的大餐了!
整个晚上我都兴奋得睡不着觉,美美的想着明天的美味。
终于到了元宵的晚上,是我们大饱口福的时候啦!鸡禽肉蛋,山珍海味,当然,还少不了汤圆啦。我坐不住了,索性站起来大吃特吃起来,再也保持不了淑女形象了。而所有大人不论男女老少都举杯祝酒,谈笑风生,大家都在热闹地讨论着家长里短,而我们小孩当然只有吃啦!
噼里啪啦——元宵,我们在这鞭炮声中度过了。
四年级元宵作文 篇7
每年都有许多节日,场面最热闹的是传统节日元宵节!
这天,人门都穿着节日的盛装到商场超市购买品种齐全的汤圆。大街上摆满各式各样的灯笼,有摇头摆尾的鲤鱼灯,有亭亭玉立的荷花灯,还有乘风破浪的轮船灯,真美啊!
晚上七点多,大街上人山人海,人们都在等待着彩车和秧歌队。不一会儿由公安警车带头的彩车队来了。第一辆财政局的彩车是一帆风顺的大船上面放着金黄的大元宝,在五光十色的彩灯照射下显得金碧辉煌,象征着全县的经济命脉。
接着是交通局的彩车,彩车前面挂着“向全县人民问好”七个大字,整齐`漂亮。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彩车,彩车后面都跟着秧歌队。秧歌队都穿着花红柳绿的衣服,她们有的甩着彩带,有的敲着腰鼓,有的踩着高跷,瞧,还有舞狮队呢!小狮子可爱的像个小丑,围着粉红色的绣球,一会儿扑向东,一会儿扑向西,还冲着人群拌鬼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彩车`秧歌队过后,是放礼花。各种颜色的礼花在天空中绽放,光彩夺目,似乎把我们带入了美丽的童话世界。
这么热闹`美丽的元宵节,谁能不喜欢呢?
四年级元宵作文 篇8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元宵节的作文。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中学生作文《元宵节的作文》。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该习俗始于宋朝。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从此,元宵节吃元宵便成了一种历史。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吃元宵的习俗源于何时何地,民间说法不一。一说春秋未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因为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还有一种说法,元宵原来叫汤圆,到了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做汤圆十分拿手,从此以后,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这两个传说不见史料记载,不足为信。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在宋朝很珍贵,姜白石有诗“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诗中的“珍品”即指元宵。
到了现代亦有与元宵节有关的故事。袁世凯在做了大总统之后心犹未甘,还想当皇帝,因美梦不能成真,终日烦恼。一日他的姨太太说要吃元宵,话刚一出口,就被袁世凯打了一个耳光,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从此袁世就给手下的人下了个命令,以后不许再说“元宵”,而只能说“汤圆”。后来有人就此事写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