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里,我们一家来到福建旅游。那天,我们乘坐了三个小时的大巴车,去参观有“土楼王子”之称的振成楼。
进了景点的大门,我就看见河边的栏杆上竖着许多六芒星形状的木板,每一块小木板上都刻着一位名人的名字,孙中山、叶剑英、朱德、马英九……导游介绍说他们都是客家人。哇!原来这里还是人杰地灵的宝地。
走了不一会儿,振成楼就出现在我的眼前。一座圆形土楼十分巨大,甚是壮观。它的外观就像古代官吏的“乌纱帽”。土楼的墙壁上有许多小洞和窗户,你也许会问,这些小洞是干嘛的呢?其实这些小洞就是客家人的烟囱,每到午饭时分,袅袅炊烟便从洞口升起。走进土楼,却是另一片神奇的天地,楼中有楼。最里面有个大厅叫议事厅,又叫宴会厅,可以当戏台。再看二楼的走廊,是铁艺的栏杆,上有梅兰竹菊和百合花构成的精美图案,寓意客家人“春夏秋冬百年好合”。土楼有很多独特的功能,它抗震、防风、防盗,不仅冬暖夏凉而且十分环保。土楼是按照八卦图建的,在八卦两点的位置正好是两口井,一口井清澈见底,一口井却浑浊不堪。至于为什么会这样,至今仍是个谜团。
振成楼构造十分巧妙,如果其中一间起火,一堵墙会挡住火源,不让火势蔓延,楼上的瓦块掉下也会扑灭大火。战争时代,只要关上大门,敌人便无法进攻。土楼内可以储存足够多的粮食和生活必需品,居民可以不需外援就能在土楼中待上一两年。
除了振成楼,我们还去了奎聚楼、振幅楼等,讲解员热情地邀请我们去她家喝茶,她说这里人因奎聚楼雪白的墙壁给它起了一个好听而不失大气的名字――“布达拉宫”。
夜幕降临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美丽而又神奇的客家土楼。回到厦门,我感叹土楼比高楼大厦更有一番情趣,它的确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在感叹中国灿烂的文明建筑史时,我也深深地为劳动人民的智慧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