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颐和园。
刚进西门,要过一座石桥。望着桥下的湖水,啊,“绿镜子”真静啊!有多静呢?你在一边扔下一块石子,对岸肯定能找到那层层涟漪。就是这样的静。那这又能有多深呢?应该不会多深吧,看上去却深不见底。“绿镜子”中的我仿佛很远,又似乎很近,整个颐和园都被那面“绿镜子”复制进去了。
走着走着,来到了昆明湖边。一大片芦荡一字排开,密密麻麻、紧紧凑凑,却又很有条理。再加上湖畔上的花花草草和蔚蓝的天,红黄蓝绿四色都有了。风一吹,他们便随风舞动起来……谁见了都会深感壮观:好一幅画卷!
在湖边走一走,二月兰可是越来越多。湖边的二月兰,一朵一朵,一丛一丛,一片一片,虽然只有淡淡的香味,但一种莫名的喜爱涌上了心头。这种植物虽矮小却很美丽,虽平凡却也高傲,虽高傲却不骄傲。也许这就是我喜欢二月兰的原因吧。
我们发现了一座用来坐船的小栈桥,走上去眺望,湖水越发壮观。水面上有很多的叶子、花瓣,清澈的水底下还有芦苇的根节和一些树枝。忽然,看见芦苇荡里有两只鸳鸯,它们在那芦苇的窝里安闲地休息。瞧啊,公的羽毛五彩斑斓,母的却是灰白的。它们身体上的羽毛,一块一块的,像鱼鳞一样均匀。两只鸳鸯边晒着太阳边梳理羽毛,一点一点,很慢很慢,完全不知道着急。我们来了也没跑,甚至用好奇的眼光瞧着我们。我赶紧用妈妈的手机“咔”的一声,给幸福的它们拍了一张“全家福”。
回到岸边,我们爬上了一座小山。走了走,嗬!人真不少。找了个视野开阔的地方,我们一家三口并排坐了下来。小半个颐和园都在眼前了:树叶是动的,风是动的,鸳鸯是动的,昆明湖水是动的,人是动的,时间,也是动的;路是静的,绿镜子是静的,芦苇是静的,二月兰是静的,亭台楼阁是静的,万寿山也是静的。看着颐和园的美景,我的心,也是静的……
啊,舒服!慢慢闭上了双眼,我感觉已不在颐和园,而是在另一个自由自在的世界。就这样,不知过了多久,睁开双眼,我还沉醉在颐和园的美景里。
静静地坐了一会儿,我们才缓缓下山,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颐和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