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没有什么小吃,能比麻糍更嚼劲十足,多滋多味了。
初春时节,天空下起了小雨,雨珠"嘀嗒嘀嗒"地打在艾草的嫩叶上,似乎在与春天打招呼。乡下人家都会在这个时候做麻糍。
一大早,妈妈挑了一篮艾草,清洗了几遍,立刻放入锅中,用开水煮。不一会儿,妈妈掀开了锅,一股热气从锅中涌出,跟着一起飘出来的还有艾草的清香,青绿而又饱满的汁水从艾青里渗出。妈妈拿起一个大漏勺往锅里一捞,艾草们都乖乖地呆在大漏勺里了。接着,妈妈要把里面所含的水分敲打出来。这个过程是很有趣的:妈妈把艾青放在一块干净的石板上,拿起一旁的大锤子使劲地敲。艾叶的水分可真多,溅了我一身哩!待水分差不多逼光了,它们就被放在案板上,妈妈手起刀落,它们立刻就四分五裂了。
这时候,健壮的爸爸大步走了过来,说:“剩下的我来吧!”只见他把米淘洗干净,放进大蒸笼里,烧红铁锅,放入蒸笼,锅里便热气腾腾的。我站在一旁,闻着米粉散发的香味,馋得口水直流。另一边,叔叔正在清扫石臼,准备捣麻糍。
不一会儿,妈妈拿着蒸笼走过来,把蒸熟的米粉往石臼里倒,然后爸爸举起捣杆用力地砸呀碾呀,那软软的粉团一下子就变了形。爸爸热得满头大汗,叔叔在一旁添水,左邻右舍的小伙伴也赶了过来,围着石臼叽叽喳喳。我凑过来,看着白白的麻糍,说:“我要吃甜的。”妈妈从石臼里取出已经捶打好的艾青米粉团,往粉团里撒了好多糖。爸爸又用一根粗粗的面杖来回滚动,直到压成薄片为止。
一个大大的圆粉盘,终于呈现在眼前,色如碧玉,香气四溢。我更馋了,在一旁不停地催促着:“好了吗?”妈妈说:“马上好了。”她边说边往上面撒些松花,又把它切成了各种形状……
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块往嘴里送,嗯,滑溜溜的,软绵绵的,Q弹弹的,还有艾青的清香呢。旁边的小朋友,你争我抢,好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