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虽然没有名胜古迹,也不能与大城市的布局相提并论。可是近几年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随着党的安居乐业富民政策的落实,我的家乡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先说说我家的路吧:以前我家门前的路比较窄,一辆四轮车开过去,如果一个骑自行车的人同行,骑自行车的人必定要下车让道。特别是下雨天,我们上学必须得穿上长长的雨鞘。人们常开玩笑地说,雨天是“水泥(泥巴的泥)大道”,晴天是“光灰(灰尘的灰)大道”。现在,我们乡镇修了村村通公路,公路直通每个农户家。我家门前的路也变成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一辆大卡车都能够通过。我家农产品如果要出卖的话,可以直接用大车到我家里来拉。特别是我们学校的校道,原来很窄。今年开学初,镇政府、学校和同学们集资,把学校的校道加宽了1米,大部分同学都坐上了漂亮、舒适、宽敞的校车,部分家长用自家车接送学生,再也没有以前那样的拥挤了。
我走出校门,发现校门周围的农田,安装了一条长长的U形水泥槽。回家我问爷爷是干什么用的?爷爷说:“如果是下雨天,农民伯伯就可以把多余的水源,通过U形水泥槽放到池塘里,让农作物旱涝保收。人们把这个工程叫做综合治理水利工程。”我恍然大悟。
走着走着,我发现公路两旁农户家前都有一个垃圾筒,我听别人说是统一发放存放垃圾的,然后把垃圾直接倒到垃圾池里去,我还发现每隔两三百米,就有一个垃圾池,而且加高加固了,原来只有我的一个人那么高,现在高出我的头顶许多了。我还发现隔几天有专门的车来收垃圾,前面的一个广告牌上写着:爱护家乡的一山一水,从我做起。是的,从我做起,人们再也不随便扔垃圾了。而是自觉地把垃圾扔进垃圾池里面去了。同学们的行为也变美了,变成遵守纪律和讲究卫生的小公民了。
家乡变了,人也变了,但不变的是向往未来的精神。从泥泞的小道到宽阔的水泥大道,从低矮的小屋到高大的楼房,从曾经的贫穷到现在的富裕……真是一年一个新面貌,一年一个新气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