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过春节的方式不一样。我家过年虽然没有什么山珍海味,但却有浓浓的年味。王安石的《元日》描述了我家过年的真实情况。
二十八贴年画也是我们这里的一种习俗。你看,二十七家家门口贴的还是又旧又破的春联,一到二十八,人们就撕掉旧的春联,贴上新的春联。我家也不例外,爷爷负责熬浆糊,浆糊不能太稀,太稀粘性太小,也不能太稠,太稠浆糊不容易刷开,所以浆糊要熬得不稀不稠。爸爸平时做事毛毛糙糙,但贴春联却极度认真。只见他先拿一副春联,先在门框上比一比,看看宽窄、长短,然后再细心地在门框上刷上浆糊,接着再把春联的上部轻轻地粘在门框上,让妈妈再看看春联贴得正不正。妈妈更细心,一会说:“向右一点。”一会说:“向左一点。”一直到妈妈说可以,爸爸才把春联结结实实地贴在门框上。我的任务就是负责看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虽然每次都看错)并且把春联背诵下来。每贴好一副春联,我们全家都会一起站在门前讨论这副春联的含义。每副春联都包含了家人的美好心愿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不就是王安石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吗?
古时候,大年初一人们都会喝屠苏酒,据说喝屠苏酒可以避邪,不染瘟疫。这种习俗延传到现在就变成了各种各样的白酒,不一定非得是屠苏酒。平常不喝酒的人,在大年初一这一天也会和自己的亲朋好友一起喝上三五杯,以表示自己见到亲朋好友的喜悦之情;平常喜欢喝酒的在这一天更是会敞开胸怀,喝它个畅快淋漓。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聊聊他们的开心事,每个人脸上都泛着红光,眼里充满幸福的光芒,聊得真是不亦乐乎!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大人们放“二踢脚”“大地红”“烟火”“打灯儿”……这些炮都是声音响,震劲大,危险性也大,所以我们小孩只有捂紧耳朵,躲得远远的,等炮仗落地了才敢小心翼翼地走过去看一看。小孩们喜欢的有“摔炮”“窜天猴”……我最喜欢的是“摔炮”。“摔炮”顾名思义就是要拿起来使劲朝地上摔才会响的炮,使劲越大,响声也越大。有些胆大的小孩一次拿好几个一起摔,“砰”的一声,炮花四处飞散,可好玩了!看到这个场面,你是否会想到“爆竹声中一岁除”这句诗呢?
过年还有很多事要做,比如包饺子,走亲戚,吃年夜饭,看春晚……听,小伙伴们又在喊我一起放鞭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