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就是春节,在我的家乡福安,过春节有一种习俗,那就是打糍粑。
先备一大桶用木桶蒸熟的糯米饭,再把糯米饭倒入石臼中,加入些许清水,然后一人用巨大的木槌反复的捶打,一人在一边用手在木槌抬起的瞬间,用手沾着清水调整糯米的位置。就这样,糯米逐渐的,越打越粘糊,变成了糯米团团;再上百次的捶打,变成了还可辨认出星星点点米粒样的糯米糊;再捶打,再棰打,再上千次的捶打,终于有了一丝糍粑影儿了,似一个大面球,但还是会十分的粘手。再捶下去,整个的,倒像在耍杂儿的了:一人用一巨大的长木槌,去捶打一个不知名的,十分有质感的白面球,一人在木槌抬起的瞬间用沾了水的手,把微弹起来球团按回臼中。那“球”是越打越韧。味儿,也按耐不住了,从团中,槌中,手中,渐渐的散发出来了,萦绕在空气之中——这是一种糯米的清香。十分微妙,令人难以形容。
整个打糍粑的过程看着十分有趣又带着点小惊悸的,因为那手,似乎总差那么一点就要被木槌打着了,但,就是从差那么一点儿,一直不带粘边的那种,让人看着,忍不住的揪心。
一个过程下来,少说也要半天以上,现在几乎只在乡下还有见。
糍粑打完了,按传统,是会分给全村人的,因为这个象征着全村的团团圆圆,“粘”在一起,万众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