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和的阳光洒在赤湾港波光粼粼的海面上,阳光洒在一门锈迹斑斑的古炮上,洒在一尊庄严肃穆的铜像上。这里是幽静又有着古老故事的赤湾左炮台,这就是我要给大家推荐的一个好地方。
沿着平缓的山路向山顶走去,路两旁皆是苍翠的榕树,榕树伸出大大的手臂,用一路的阴凉夹道欢迎每位宾客。10分钟左右路程就登上了鹰嘴山山顶,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型的古城墙建筑,它就是左炮台,建于康熙35年。由青砖搭建的古城墙已呈乌青色更显古朴,青苔和蕨类植物也爬上了墙头。
经过一个窄小的城门,进入了古城墙内部,两间简陋的土坯筑成的隔间,这就是当时抵抗英军的清兵住所,住所简单到只有石头搭成简易床铺,这让我想到当年的清兵也许只有相拥而坐的片刻休息又要奔赴疆场的困苦。左边挨着城墙有一排石阶,沿石阶而上,鞋子踩着石阶发出的清脆声,似乎在诉说的光阴的故事。
登上炮台,一门锈迹斑斑的生铁炮,立在炮台中央,大炮口雄视着伶仃洋。仿佛让我看到了当时林则徐与关天培提督,威风凛凛地站在炮台上,指挥着激烈的抗英战争。炮台四边的城墙都有射击口,这是当年士兵用来架火枪的位置。
在左炮台的北面伫立着一座林则徐全身铜像,铸于1985年,高3。2米重1。8吨,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林则徐铜像,铜像中的林则徐目光炯炯,手持单筒望远镜、腰挎宝剑,凝视着波涛滚滚的伶仃洋。铜像下方的大理石底座有多位名人题词,其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诗句最能打动我们,他的这份爱国情,报国心值得我们传颂。
我站在高高的炮台上望着赤湾港大声的念道:“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同学们,这就是我要给大家推荐的好地方——左炮台,它是一个见证百年历史的沧桑变化的地方,是个值得我们传承爱国精神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