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束烟花向空中飞去,在空中绽放出绚烂的色彩;一缕缕饭菜的香味飘满房间,遍布任何一个角落;一阵阵欢笑声袭来,传进了每个人的耳中,新年就在大家翘首以盼中到来了。
我也因为“守岁“,睡得很迟。正当我还在梦的海洋里遨游的时候,突然一双大手抓住了我的胳膊,随着一声寒意侵入了我的身体,我不禁打了个激灵,坐了起来。原来是妈妈来叫我起床了,看来赖床的希望也破灭了,即使想反抗也没有任何的办法,只能不情愿的起了床。爷爷在楼下说到,饭后要去大禹庙祈福。这倒激起了我的兴趣,睡意一下子就消失了,恨不得赶紧就出发。
爷爷家现在住的算是新房子,不过也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了,它坐落在村头的位置,而大禹庙在村中心的地方,相距有两三公里的路程。村里的道路很干净,可以并排走两个大人,很多房子的大门上虽然都贴着春联,但是都紧锁着。爷爷说,他们都到城里过年了,留在村里过年的人越来越少了。每年回来过年的时候,有个问题总会萦绕在我脑海,农村真的会消失吗?这时候,大家往往都不说话。除了路边小溪的流淌声,远处偶尔传来的几声鞭炮声,鸟叫声外,我能听到的就是脚步声,还有自己的呼吸声,这一切都让整个村庄显得格外的安静,彷佛一切都凝固了一样。
半小时后,远远的就望见了一座庙,那应该就是村里的大禹庙。庙门口有一张桌子,桌子正中央摆放着三只香炉,香炉里插满了香,正飘出一缕缕的轻烟。大禹庙的门平时是不打开的,要“社节“的时候才打开,我想象着大禹应该是正襟危坐,眼神有力,享受着人们供奉的香火,享受着大家的朝拜。这时,奶奶把我叫了过去,递给了我一组香(9根),想象着这神色威武的大禹,闭上眼睛,拜了又拜,心中不停的念叨着:希望我的家人,岁岁平安、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又拜了拜,然后去一根一根的插香,看到这,奶奶和爷爷都笑了起来。
爷爷说,一般村庄里都会设置大禹庙,而且都有很久远的历史,就比如眼前的这个大禹庙估计比矗立在边上的大榅树年纪还要大,应该有两三百年了。大榅树总共有三棵,目测需要四五个大人才能合围,有一棵因为雷电已经死亡,另外两棵还巍峨耸立着。大禹是治水能手,以往农民都是靠天吃饭,祭拜大禹,是希望来年风调雨顺,庄稼能够有个好收成。而如今,村里已经看不到稻田,不是改成了菜地,就是荒废了,但祭拜大禹的传统依然保留着。现在人们去祭拜大禹,更多的是祈福家人、朋友能够身体健康、生意兴隆,与早几年的祭拜目的有了很大的变化。
爸爸说,很多习俗和传统还保留着,但已经不是原来所传承的那个意义。就好比我们今天的祭拜,传统还在,包括每年的“社节“,但农民却已经消失了,农村也感觉慢慢要消失了,因为人越来越少了。听到这些,我似懂非懂。在回来的路上,我回头看着大榅树,我想也许它们才是这个变化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