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温州市的中心粮库在哪里吗,你见过3000吨的稻谷场面吗,你想了解大粮库是怎么储存粮食的吗?在第41个世界粮食日,一场“储粮保平安、节粮讲美德”活动开启,让我这个温州日报小记者带你去一睹大国粮仓的风采吧!
10月16日早上,我们早早地来到温州市粮油储运有限公司。粮油储运公司志愿者首先带我们参观储粮科技馆。馆内灯火通明,展示了早期的春耕秋收农具品,记录了2011年-2019年的储粮技术发展过程。从馆内的展示墙上,我学习了不少科普知识,比如五谷杂粮的种类、害虫种类、粮票的历史故事等等。
最吸引我的还是按照1:1比例制作的浅圆仓和平房仓模型。通过透明模型和内部灯带照明,我看到了平房仓和浅圆仓的内部结构。其中,浅圆仓作为最先进技术被隆重介绍,它外形是一个圆柱体,高达32米,可以装7000吨的粮食。它运用了仓内环流、准低温储粮技术、熏蒸技术、粮情测控系统等技术来保证粮食的安全储存。值得一提的是,它还运用了粮食出入库信息平台,将出入库粮食信息自动关联到“数字粮库”系统,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和粮食业务流程真正无缝闭环。
从科技馆出来,志愿者带我们进入到平房仓,一进去我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金黄色一片,偌大的平房仓内铺满了稻谷,一望无际。仓内工作人员说我们正站在4米高的稻谷上面,这个仓内储存了近3000吨稻谷!我抓了一把稻谷在手上,又将它们轻轻撒下来,看着洒落的稻谷链和飞扬的尘土,心想这么多粮食从全国各地运过来放在一起,得经过多少道工序呀,这每一粒米都经历了怎样的旅行呢?
最后志愿者叔叔带我们去体验用机器碾米。首先我舀了一杯稻谷倒入机器中,然后将盖子盖上,放上一个很重的砝码似的东西,再按下最右边的绿色按钮,机器就开始强烈地震动,没过一会儿粮食的壳就剥好了。我将被碾成粉末的壳拿出来倒掉,再把米倒到筛盘里过筛。叔叔告诉我们这些碾米机里碾出的白米还不能吃,还得送到大米加工厂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想吃一粒米,可真不容易!
从种子到水稻,必须要经过三个季度的时间才能长成,这期间不仅要除虫、除草、施肥,还要经受住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从水稻到大米,还要经过清理、砻谷、碾米和精加工四个工序。这还没算上运输、搬运、分装等繁杂的后勤工作。一粒米经过了漫长又曲折的旅行才能来到我们的饭桌上,只为给我们提供能量。所以,听了《一粒米的旅行》的故事,你还舍得将千辛万苦来到你家的一粒米倒进垃圾桶吗,你还会浪费粮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