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星期三,是我最期待的一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今天,我们要乘坐大巴车去红山农场研学。
上午9点半左右,我们来到了红山农场。一下车,我们就看到门口立了一块十分醒目的大石牌,上面写着“萧山区农业科研基地”几个大字。老师告诉我们,红山农场非常大,占地面积约300亩,大约有400个教室那么大。
第一站,我们要体验的是制作彩陶。我们要用不同颜色的陶泥,做出各种细致的形状,再放进烤箱烘烤,使其塑形、变硬。我们跟着专业老师来到了教室。老师先拿出一个已经做好的作品——一盆多肉植物,接着给我们讲解了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我们就开始做了。我先从绿陶泥上切下一块,将它搓了几个圆球,又按照老师的样子,把一头微微按扁,制成一个个“小水滴”。我正要拿起“水滴”将它们拼成一片片生机勃勃的叶子时,老师走了过来,看了看我做的“水滴”,语气里略带失望:“不对,不对,做得再小一点!”老师一边说,一边从剩下的材料中取了一小截,用灵巧的手指三两下就捏出了一个美丽的“水滴”形花瓣。我们看了,无不拍手称赞的。
我重新开始尝试。这一次,我吸取了经验,搓了一个很小的圆球,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按压其中一端,生怕把它压坏了。一下,两下,三下……一个小“水滴”终于做好了。和老师的一对照,嗯!还不错!第一个成功了,给我了莫大的鼓舞,我一口气把剩下的十余个花瓣全都做好了。接下来,便要将它们拼起来了。我将五个花瓣放在底层,又在上面铺了五个,并用力压实,再平整地放上另外四个花瓣。接下来,就是最难的部分了:做顶层花苞。我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夹住两片花瓣的顶端,慢慢地将它们微微绕在一起,形成一个小花苞,放在绿叶丛顶端。最后我拿出了白色的软陶,做成一个宽宽的圆柱体,将中间压进去一点。我把刚才做好的绿丛插在“花盆”上,一盆“绿植”就完成了。从远处望去,栩栩如生,好似郁郁葱葱的吊兰,又像生机勃勃的绿萝,可爱极了。我激动地将它交给老师,放进烤箱,等待着回校前能出炉。
到了下午,研学活动又一次推向了高潮,因为我们要做声控灯了。老师先是带领我们了解了电路元件及其作用,再教我们如何制作。听完老师的讲解后,我们迫不及待地拿出“面包板”,在课件上标明坐标。我一会儿拿出三极管,一会儿拿出柱状话筒……忙得不亦乐乎。快下课了,同学们都陆陆续续地做完了,教室里到处都是拍手声。随着我们的一次次笑声,声控灯上的显示灯也一次次被点亮,好神奇啊!
在回校的途中,我仍然意犹未尽,而这些小作品,便是一种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