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者和奠基人,他们是受人敬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一心为民,无私奉献,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们就是周恩来和邓颖超。
步入周邓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由汉白玉雕刻而成的周总理夫妇的雕像,这就是瞻仰厅。他们嘴角含着笑意,眉眼间露出慈祥。他们没有总理的架子,而是个恤人民的好官员。
参观完瞻仰厅,又到周总理生平厅。
生平厅里陈列着周总理的照片、历史文件和事迹介绍。周恩来刚出生不久父母死了,就交给了病重的叔父抚养,后来叔父也死了,他只好由婶母照顾。
周恩来总理虽然只上了三年小学,但这三年并不平凡。想必大家都知道,就是在这个时期,他说出了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小学毕业后,周恩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天津南开中学。在这里他各科成绩优异。毕业后,五四运动爆发,周恩来就与邓颖超相识,共同成为觉悟社成员。
五四运动后,周恩来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他远赴欧洲勤工俭学,终于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二十六岁的时候当上了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从此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在红军长征,遵义会议,南昌起义,西安事变期间,周恩来总理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43年,周总理结合整风运动,写下了《我的修养要则》一文。其中第五条他做的最好:适当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纠正自己的短处。但他有一条没有做到:健全自己的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是啊,建国后周恩来总理整天夜以继日的工作、学习。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周总理更是不分昼夜的工作,通常每天睡眠时间不足三小时。终于疲劳成疾的他在1967年患病,可他一直拖到1974年才去住院。
而在他住院的这几年里,他做了大大小小手术十四次,平均每四十天做一次手术。在他七十七岁时,一米七多的个子却只有六十一斤。有一次,周总理甚至在刚做完手术后捂着肚子去见外宾。终于心力交瘁的他还是在1976年1月8日与世长辞。
参观完周邓纪念馆主馆,我又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来到西花厅参观。
西花厅是复原了北京中南海里的西花厅原貌,是周恩来和邓颖超工作和居住的地方。一进西花厅,就能闻到一股淡淡的香气。原来是周恩来总理最喜欢的海棠花的香气。总理之所以喜欢它,因为它清高,没有其他花浓郁的香气,却有艳丽的花朵。它短暂的花期,是为了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其他的花开放。这正是周总理的真实写照啊。
还有一件关于邓颖超的故事,当周总理去世的噩耗传来,邓颖超悲痛欲绝,手捧着骨灰盒在周总理的墓前一跪就是很长时间。天津天虹服装厂的七十三名工人从电视上看到无儿无女的邓颖超跪在墓前的一刻,他们的心都要碎了。
俗话说,孩子是母亲的贴身小棉袄,所以工人们准备给邓颖超缝制一件棉袄,可是当他们找到最好的布料时,问题来了,衣服要贴身,可他们又不知道邓颖超的身高尺寸。他们只好通过电视上周总理夫妇的合影,一点点的量出来,可见他们的用心良苦。
当邓颖超收到衣服时大为感动,付了三十元的工本费并在一次出访时与这七十三人一一握手。她年年冬天都穿着这件小棉袄,坏了就修补,短了就加长,非常爱惜。
此次参观,我了解了两位伟人的历史事迹,令我感慨万千。周总理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就要“为中华之富强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