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每次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着课文,每次带有感情的读着文章,我就向讲台投出真挚的目光,透露出羡慕的神情。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当了一次老师。
放学的时候,冯老师示意我过去,翻开书,指着一篇课文,轻声对我说:“你代我上这堂课,认真准备。”说着,递给我两本教案,我接过去,感觉这教案好沉,好重。我表面上点头答应,其实那颗心早已扑腾腾地跳起来了。我要当个老师了,我告诉自己。这是一个欣慰的消息,又是一个令我不安的消息。我问自己,我该如何讲这堂课呢?
当天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翻开教案了。《在柏林》虽然课文短小,但是背景离我们生活很远,二战的故事我和同学们都没有什么认识。“刷,刷……”一页页纸翻过去了,可我心里一直没过一个坎儿——我该如何讲呢?老师说,要学会借鉴,要学会阅历每一个人,这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对!要学会借鉴。”这时,我明白该怎么做了,不再迷茫,心中似乎有一个指南针,告诉我前方的路如何走。
冯老师的讲课方式就是值得我借鉴,得慢条斯理地讲,但同时也要有目的的去讲,速度控制张弛有度。“冯老师总是先让我找文章讲了什么内容,慢慢的到文中词语的意思,再分段,再……”我一边回忆,一边喃喃自语。
摸索了很久,但我也有难以解决的问题,教案上的知识点太少了,我甚至觉得一节课四十分钟太多了,用不完。我又开始头疼了,再次陷入了迷境。老师们为什么能讲那么多呢?我不经联想到了冯老师的一番话:“我当初听我的老师上《穷人》时,我是不懂的,但是后来,我渐渐懂了,能体会到这篇文章其中的含义。”哦,原来老师们也有不懂的时候,他们是靠自己深思熟虑思考出来的。
其实,书中每一句话都有其作用,就是说这句话的动机。我很快找出了重难点,反复的推敲,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体会,一遍遍地记。我为此列了一张清单,上面写着我应当按照怎样的顺序去讲述。一篇课文在我的脑海里渐渐成了型。
我准备在第二天放学时找个同学帮我过个场,好在脑子里烙得更深。可是,思虑再三,我没有去这样做。我觉得,走了过场之后,这些东西便会机械性地记在脑海里,整个课堂便没有新意,倒不能给我一个临场发挥的机会,反而让这位同学先尝其果再嚼馒头,他就感受不到上课的乐趣了。
带着七分期盼,三分不安,我度过了漫长的两天。
盼啊盼啊,我熬过了上午四节课。当下午的上课铃响起,我早已站在讲台上带着笑意看着大家。
“上课!”“起立!”我像老师那样,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着,像老师那样有感情地读着文章。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文章讲了什么吗?”没有一个人回答,一片寂静。我的心开始跳,猛烈地有节奏地跳,难受极了,我的脸像烧着了一样烫,怎么办呢?但我又转念一想,同学们都是从不会到会,这个过程中,是老师在指导他们,我为什么为此而感到失望呢?这给了我发挥的机会啊!我接着这个话题带着同学们去往战争中的柏林……
一堂课下来,我再也没有刚才那样的窘迫,哪怕没有同学回答我也不觉得害怕,而是从容地去把我最深处的感受向大家呈现出来。
下课后,有同学问我:“我都替你着急紧张,你难道不觉得吗?同学们都不回答问题,你难过吗?”我不以为然:“我享受这堂课,正是这样的准备和上课,让我体会你们没有的快乐,就是那种沉甸甸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