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煎饼、天津“狗不理”、成都蛋烘糕……都是闻名四海的小吃。然而,我最喜欢的却是街头巷尾常见的传统美食——画糖人。
画糖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唐朝,盛行于明清两代。它的创始人可是大名鼎鼎的诗人——陈子昂。传说陈子昂是因“糖人”而升了官。他去长安时,本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吏,一天,一个太监带着太子路过陈府,恰好看见陈子昂在画糖人,太子吃了陈子昂的不少糖人,极为喜爱。消息传皇室,陈子昂名气大增,因此升了官。千年过去了,画糖人带着悠久的历史气息继续丰富着我们的生活。
走在街头,经常会看见画糖人的小摊,摆放着一块画板、一把小刀和数根竹筷,旁边还放着一个小桶,里面有一把汤勺和许多蜜糖。老板拿起汤勺,盛满蜜糖,那蜜糖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一丝丝橙中带红的光泽。他抬起手臂,手微微一倾斜,蜜糖便像金色丝带似的流淌而下,上粗下细,均匀流动,宛如沙漏。如果这是一场演奏会,那么老板手中的汤勺,就是“指挥棒”。指挥棒一起一落,挥洒自如,蜜糖便也乖巧地随着汤勺的轨迹流下。糖落成画,一会儿功夫,一条龙便画好了。威武的龙头、浑身披着金黄色“铠甲”的龙身,宛如一层层波浪的龙尾——好一条栩栩如生的龙!老板拿出一根竹筷,放到龙身上轻轻一压,小心翼翼地将整条龙递给我。
我双手接过“龙”,一股麦芽糖的香味瞬间扑鼻而来,忍不住在龙头上咬了一大口。刚入口的时候,口感脆生生的,一股香甜味伴随着“咔嚓咔嚓”的咀嚼声一起袭来,攻破我的味蕾,占据了我的胃。那味道真是无法形容,从嘴里甜到心里,感觉整个世界都是甜蜜的。
看着手上这工艺如此精湛的糖画,我忍不住又望向老板,一双黝黑、粗糙的大手映入我的眼帘,可见,糖艺人曾付出了无数日夜的学习和努力,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这就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画糖人,它看似普通,却蕴含着历史性、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