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围绕年味为主题的作文
我最喜欢的年味儿——蒸胶东大饽饽
建昌街小学二年级2班王烁源
妈妈教我背过一首民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冻豆腐……”自从过了腊八,我就每天看日历,每天都要问妈妈:“什么时候过年呀,什么时候才能放鞭炮呀?”我的心呀,早已飞到了大年三十。妈妈却告诉我,过年并不只是过大年三十那一天,而进了腊月门儿,忙着准备过年的这些日子才是最真的“年味儿”。
每到腊月二十八,妈妈就会发上一大盆面,带着我一起蒸大枣饽饽、莲子、圣虫,还有各种各样的花饽饽。妈妈说她小的时候每到这时候,她的奶奶和姥姥都会带着她忙活着干这些。太姥姥太奶奶往往都是凌晨起来把面发好,一大清早,吃过早饭,就开始忙活。一大块发好的面,使劲地揉,一边揉一边往面里加生面,这叫戗面馒头,这样的馒头特别的有咬劲儿,口感好。妈妈跟着太奶奶太姥姥学着,现在又变成了我跟着妈妈学。揉好的馒头上,用指甲压上一个个的痕儿,再小心翼翼的用两个小手指挑起一个桥洞子一样的梁,洞里插上一块切好的枣,一个馒头上有序的排列着一个个的小洞,洞里插着一块块的枣肉,一个好看的大枣饽饽就做好了,做好的饽饽垫上一张晒干的玉米叶子,放在一边盖上一块纱布,让它好好的“醒醒”。
蒸莲子是我最喜欢的。把一块揉好的面,按照莲子的模子揉成粗条形,放进模子里,仔细的把面团铺满模子的每个角落,使劲的压压,然后反转模子,往面板上一磕,一个带有吉祥图案的莲子饽饽就做好了,同样的垫上玉米叶子,放进纱布里,“醒”着它。我最喜欢那个鱼形的模子,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是一个鱼的形状。妈妈告诉我,鱼象征着年年有余,是一个非常好的寓意。还有“圣虫”,长得也很奇怪,又像蛇又不是蛇。妈妈说,那是以前人们生活条件不好,经常吃不饱饭,所以神化了一种动物,希望它能保佑家里有吃不完的米和面,蒸一对儿“圣虫”,把它们放进米缸和面缸,希望来年能吃得饱。话语间,饽饽便已醒好,可以上锅蒸了,而我最期待的是开锅的那一刻。热气腾腾中,我给它们盖上吉祥的印章,看着那红红的印章,栩栩如生的大枣饽饽,幸福就洋溢在我的脸上。
我问妈妈,为什么她这么喜欢蒸饽饽。妈妈说,因为那是一种传承。小时候,她跟着她的奶奶姥姥蒸,现在虽然她们都不在了,但是每当她干这些活的时候总感觉她们没有走远,她们还在,妈妈也总是那个长不大的孩子。妈妈希望我也能学会做这些,等我长大了再往下传。不单单是为了年味儿,也是一个家庭精神的传承,现在胶东大枣饽饽已经成为了非遗物质文化遗产,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传承?
虽然蒸饽饽挺累的,但是每年都跟妈妈一起蒸,就像是一种仪式,蒸完了饽饽,年也就到了。我喜欢这样忙碌的年,喜欢这忙忙碌碌的年味儿。
篇二:围绕年味为主题的作文
我家的年味之贴春联
蓬莱区大辛店小学二年级王晟麟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在我记事的时候就听奶奶唱这首歌谣。过了腊月初八也就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忙着买年货,其中就包括——春联。
春联又叫“门对”,是中国过春节的重要标志。春联是写在红色的纸上,红色有吉祥和辟邪的意思,纸上写有黄色和黑色的字,它分上联下联和横批,分别贴在门的两边和门的上面。以前春联是自己写的,现在在集市上都可买到,好多漂亮的春联,福字和窗花。再说说春联上的字吧,一个个工工整整的字,简洁而又精巧,春联上的字数不限,但是必须相等,而且两边要互相对应,中间横批贴于门上面的正中间。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寓意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
还记得小的时候我个子还很矮,春联又特别高,爸爸贴春联的时候我总是跟在他后面吵着也要贴,爸爸就说:“春联太高了,你够不到”。我就会在那哭哭闹闹。最后爷爷就会拿个小的福字让我贴,可是我还是想贴大春联,爸爸看我一直哭闹不甘心,就给我一个很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贴春联的小队长,专门监督春联贴的正不正,两边贴的对不对称,我站在远一点的地方,我说往左点爸爸就会往左动一动,直到贴正为止。贴完春联我就会和爷爷一起贴福字,而妈妈和奶奶在贴窗花,现在福字和窗花都会和春联一起贴。都是寓意避邪除灾,迎新纳福。
由于疫情反复,今年春节我们还是不能窜门走亲戚,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更应该做到,戴口罩,不聚集。冬去春来,只有经过冬天,才能拥抱春暖花开。病魔将被驱散,凯旋终会到来,等到了春天,我们再好好拥抱!
篇三:围绕年味为主题的作文
一副春联寄我情
烟台市蓬莱区第二实验小学杨雅婷
2021年伊始,各地疫情出现了抬头趋势,回家要做核酸检测、申报登记,返乡后要遵守当地规定,检测后居家隔离,以往每逢春节大街小巷那“欢乐欢乐中国年,欢声笑语连成片…”的歌曲变成了一句句让人警醒的防疫宣传,今年的春节,注定与以往不同。
以往快过年,人们都会赶大集,杀猪宰羊,办年货,忙得很,都在为丰盛年夜饭做准备,今年,亲朋好友不再串门,只有挨家挨户宣传防疫的工作人员,市场上只有匆匆而过的买菜人,那些逢年过节才会出现的春联摊位也不见了。不经意间,熟悉的年味……没了。
贴春联,是用来表达人们对来年的美好期望和避凶免难之意。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我还记得妈妈说过,以前没有现在这种卖春联的摊位,都是自己写或者托人写,而她小时候最喜欢看姥爷写春联。姥爷上过大学,文化水平高,字写的也好看,村里人都会找他写。姥爷会把一张大大的红纸裁成一样规格的尺寸,然后折出每个字的合适尺寸,那时妈妈就在一旁研墨,姥爷沾一下笔尖,洋洋洒洒间,一副副漂亮的春联就写出来了,人们再用自制的浆糊将春联贴在门上…妈妈看着村里到处贴着姥爷的春联,心里别提有多自豪。对呀,现在的情况和以往相似,既然没有卖春联的摊位,我何不像姥爷一样自己写一副春联呢?
说干就干,我拿出买好的对联纸,摆好笔墨,想着课堂上老师教的一笔一划…思绪万千。由于对联纸没有参照,我就先在米字格上练习了很多遍,随后我就大胆的在对联纸上尝试写,可写出来的字大小总不相同,有时还会东倒西歪。在我不耐烦时,妈妈一次又一次的鼓励我。想到走街串巷的社区志愿者,想到电视上那些排着长长队伍自觉检测的返乡人…一幅幅画面从脑海中略过,在思索间,我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副春联——“除旧迎新--庚子同心齐抗疫辛丑携手创未来”。看着眼前这副散发着浓浓墨香的春联,我自豪极了,一回生二回熟,我接连写了5、6副对联,送给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有社区办公室…
今年的春节,与以往是不同的,没有了大院里放鞭炮的孩子们,没有了串门的亲朋好友,没有了那种熟悉的年味。可是当我看到那些人虽然急切想回家与亲人相聚,却自觉、安静的排队进行核酸检测,那些窝在异乡通过视频看母亲在家中跳广场舞时,笑出了泪的打工人,那些不辞辛劳,告诉独守老人孩子回来一定要先报备的社区志愿者,那些普通却耀眼的小人物不经意间组成了我心目中最和谐的图案,也在不经意间让我体会到了与以往不同的年味,年味还在,只是换了一种方式。
我想对每个有责任感的人送上我最真挚的祝福: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