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书里的故事——《囫囵吞枣》
语文书里有个成语叫做“囫囵吞枣”,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把枣整个吞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那么,你知道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背后有什么故事吗?让我来告诉你吧。
古时候,有一个半吊子读书人,不学无术,却又喜欢自作聪明。有一天,他提着刚从集市上买的自己最喜欢吃的梨子和大枣准备回家,突然听到路边有两位老爷爷在聊天,便凑过去听。
只听一位老爷爷说:“吃梨对牙齿有好处,但伤脾胃;吃枣对脾胃有好处,但伤牙齿。”读书人听了,盯着手的大枣和梨子,皱着眉自言自语到:“难怪我最近老是觉得肚子不舒服,牙齿也老是酸软,原来是这些梨子和大枣惹的祸。可是这些刚买的大枣和梨子难道不要了吗?那多可惜呀!”
突然,他灵机一动,大声地说:“那我以后吃梨只嚼不咽,吃枣只咽不嚼,这样既不会伤牙齿,也不会伤脾胃,完美!”他越说越觉得自己真是太聪明了,便得意洋洋地大笑起来。
周围的人听了他的话,哄堂大笑。其中有个人笑得直不起腰,一手捂着肚子,一手指着他说:“你吃梨的方法还是可以的,可是你把枣囫囵吞下去,那怎么受得了?”读书人听了,羞愧极了,连手中的枣和梨子都顾不得,赶紧捂着脸灰溜溜地跑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遇到事情要全面分析思考,不能一知半解还要自作聪明,不然就会像囫囵吞枣的读书人一样,贻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