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香,香厨房。艾草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端阳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端午节。端午节在我国已延续了二千多年的历史,二千年的历史长河的积淀,从而赋予了它深厚的人文内涵。
不同的地方,在端午节又会有着不同的习俗。“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鬓。”五彩绳和艾草包在端午是我们这里最常见的习俗。在小时候,我外婆就做过一些给我。五彩绳,如其名言,是由五色的绳子,编在一起,戴在手腕上。艾草包是女孩子佩戴在身上,有着艾草的香气,而包着它的荷包,也可以叫作香囊,是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小巧玲珑,可爱极了。
在端午,人们经常会包粽子。粽子是由粽叶和粽馅包裹制成,有锥形的粽子,也有方形的粽子。粽子有着许多口味,白粽是普通的糯米,但是蘸上白糖,又香又甜。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虽说有些神化,但一位诗人,能够被人们近两干三百年一直祭奠,他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着实令人敬仰。
端午到,粽香飘,又见龙舟,又祭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