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

2021-09-28 12:01:48
扎染作文600字

【篇一:神奇的扎染】

郑凯奇(五年级)

古人用很多美丽的词语来形容蓝色:山影、雨落、云烟、如墨……靛青也是其中一种,这种色彩的取名大概来源于一种叫“板蓝根”的植物吧!今天,我体验了一项以靛青为染料的民间传统染色工艺——扎染。

首先,我们每个人发到了一块白色棉布,它是方方的,洁白无瑕的。之后,我又挑选了一些扎结用的材料,一对竹板、一双筷子和四条绳子。

看着手中的材料,我一开始显得不知所措。老师瞧见了便马上赶来,知道我想要线条型的图案,她就帮我把方棉布折叠起来,折成了一个正方形,比之前的厚了许多。接下来,我用竹板把一边夹住,可手一松,竹板就夹不住了。此时,绳子便派上了用场。我把绳子捆在竹板上,一连捆了好几圈,但问题又来了,必须要在上面打一个结,可这绳子太细了,我怎么打这个结都会松开。我无可奈何,只好再一次请“救兵”,老师用她的巧手三两下就帮我打了一个结,我照葫芦画瓢却打出了一个丑结。这个打击还没过去,我就发现还要在筷子上打结,我又一次无奈,甚至要崩溃了,我多么渴望这条绳子能够听到我的心声,自动打好一个结。看着前面自己打的这个丑结,我只得又一次再请“超级救兵”,我猜老师也很无奈吧!

捆完之后,我把布团送往装满靛泥的箱子里,它正在下沉,颜色越来越深,大约在里面浸泡了15分钟左右,我的作品终于被取了出来。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凝固了,我屏住呼吸,期待着自己的扎染作品到底长什么样。经过一次次拆解冲洗,一幅扎染画出现在我眼前。

那是一幅线条纵横交错的画,纵线粗,像一根大柱子屹立在天地之间,横线细,像一个纤细的小人躺在那里。我觉得自己的作品很独特,与其他人的都不一样。

扎染是这么独特又神奇的染色工艺,让我们一起用传统工艺编织璀璨的民族艺术吧!

【篇一:神奇的扎染】

徐梓骞(六年级)

教室里一阵阵喧闹声,一块块白手帕在同学们手里又卷又拉又打结的,干什么呢?哈哈,你一定不知道——我们在做扎染!

扎染用什么制作呢?你一定想不到——是从板蓝根的茎叶中提取并制成的靛青为染料制作的!先要浸泡板蓝根,再加上生石灰,然后“打花”——打出泥来,最后沉淀,过滤掉水,提取出泥来,就弄好染料了。

扎染分两个步骤:扎结和染色。首先是扎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做法,有人把弹珠藏进手帕里,有人用筷子紧紧夹住手帕。我将一根长丝线放在手帕一个角上,然后卷,卷,卷,将手帕卷成条状,两头绳子一拉、一系、一卷、一打结,我的扎结作品便完成了。

第二步是染色。我把半成品打湿后拧干,交给李老师,并说:“颜色染成群青好吗?”老师将手帕放入装满靛泥的染筐中,浸染片刻后捞出来,咦,怎么是绿色的?老师说氧化一段时间后就会变成蓝色了。果真,一会儿功夫,这手帕就变蓝了。

过了好久(可能是要群青的缘故),我的作品才出炉。一打开,满满的“鱼鳞”呈现在我眼前。虽然它只有蓝白两色,但我仍爱不释手——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美感。从这个角度看像是一棵大树,从另一个角度看,它就成了满墙的爬山虎!

扎染真是好玩呀!可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这样传统的工艺就显得麻烦了,所以面临着失传的处境。上完这堂课后,我们不仅对扎染有了更多的了解,还坚定了要将它好好传承下去的决心。

【篇一:神奇的扎染】

王佳仪(六年级)

乐清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少——蓝夹缬、细纹刻纸、黄杨木雕……其中蓝夹缬是以靛青为原料,用两片纹样对称的木板染出的,十分神奇。今天,老师带我们尝试以靛青为染料的民间传统工艺——扎染。

扎染,又称扎缬。它是以靛青为染料的,靛青是怎么得来的呢?板蓝根大家都喝过吧,它可浑身是宝呢!根可入药,茎、叶又可以提取出靛青做染料。制作染料的过程可不简单,先是把植物的茎叶置于大缸里浸泡,然后加入石灰,再“打花”——我想可能是去掉枝叶吧!最后才是让它慢慢沉淀。这个过程要求高、技巧讲究。

扎染是通过纱、绳、线等材料对织物进行扎结,然后再浸于染料中染色的一种传统工艺。听完老师的介绍,我们也开始动手了。我摆弄着白布,心里想着怎么“处置”它,是用弹珠做“花”,还是用筷子做方格呢?我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在心里打着草稿,最后还是决定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设计。我先在老师的帮助下把两个弹珠藏进了白布里,用皮筋扎上了口,再用筷子把两个角也绑上。

打湿拧干后,我来到了染色区,一股臭味弥漫在这小小的空间内,仔细一闻像是植物的汁液。我的布“跳”进了靛泥水里,我期待着最终成果的出炉。老师将布第一次取出,我的布成绿色的了,我惊讶万分,在蓝色的靛泥中竟能取出绿色的布。在我疑惑不解时,老师又说话了,哦,原来要等它慢慢氧化后才会变成蓝色的。

透过阳光,晾在窗户上的湿哒哒的布正闪闪发亮。蓝布上有的绽开了花,有的布满了鱼鳞……看着这些作品,我不禁陷入了深思,古人是怎么想到这样独特的染色工艺的呢?这真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篇一:神奇的扎染】

陈贤睿(六年级)

现代人用化学染料进行染色,那古代人用什么染料呢?今天的这一堂课,解开了我内心的疑惑。

课上,李老师告诉我们,用板蓝根的汁液制成的靛青,就是古时人们用的染料。制作靛青的过程是,先浸泡板蓝根,再加入石灰,然后在水里打花发酵,最后过滤掉水,靛泥就制作好了。这堂课我们就是以靛青为染料,体验一项传统又独特的染色工艺——扎染。

扎染工艺历史悠久,在东晋时期就已经十分成熟,还有另外一种传统工艺同样以靛青为染料,叫做蓝夹缬。蓝夹缬是用木板雕刻出图案,夹住织物染色的,所以染成的图案都是对称的。我们的扎染则分为扎结和染色两个步骤。

了解完相关知识,我们就开始体验扎染工艺了。首先,李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块手帕,为了便于区分,让我们在手帕一角写上自己的名字。写完名字后,我们就开始扎染的第一步——扎结。李老师在屏幕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扎结方法,让我们自己选择、组合。同学们很快就拿定了主意,并且选好需要的材料,挽起袖子做了起来。看着手中的布,我在心里犹豫不决,不知道该用哪种方法。老师在旁建议道:“你可以用手帕卷绳子的方法啊!”她协助我将绳子置于手帕的一角,用卷卷饼一样的方式卷到头后把两边的绳子打上活结,分别向两端拉,最后手帕就像一个皱巴巴的面团一样。我很快做好了,并把“面团”交给了负责染色的高老师。

高老师把“面团”放进散发着臭味的靛泥里染色,我只得蹲在一旁憋气等待着。终于,我的手帕染好了色,我心里很忐忑,不知道第一次扎染的作品会是怎样的。当展开时,原来的白布已变了模样,由深蓝渐渐过渡为白色中间还带着几个鱼鳞般的图案,就像蓝天上飘着的白云,远看又像荡漾的水纹似的。看着这样美丽的手帕,我心里悬着的石头总算是落下了。

这一次独特的体验,让我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扎染作文6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