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当中,有很多面镜子反照着人心,更有一种特别的“镜子”引人深思。
最独特的就是“放大镜”。
我的好友兼同学B有一次被人指责“拿了别人的乒乓球拍”,其他同学说得有鼻子有眼,此事闹到了课堂上。当老师问情况时,其他同学一口咬定:“就是他拿的!”看着那些目光尖锐的“原告”和“铁证如山”的“证人”,同学B百口难辩,样子很是委屈,好久说不出话来。他这般模样,却被指责者认为“理屈辞穷”。而指责者下课后又用起“放大镜”,向大家“揭发”同学B以前怎么捣蛋、误伤同学等等小事;“揭发”过后,还趁B同学不在场时,跑去搜他的书包,结果把一个“敏感物品”——乒乓球拍——搜了出来——其实这是B同学自己的球拍。但指责者得意洋洋地“宣扬”:“看吧,就知道是他干的!”正在这时,同学B回来了,见到书包被搜,他的目光里透出一点消沉,他无力地整理书包,仿佛被指责者再告了一次状……
这面“放大镜”将同学B以前翻过的小错放大,却忽略了他做过的好事,还使其他同学照出了他们的内心——抛弃同学情谊,一心只想找到别人的污点,然后幸灾乐祸地看着同学受到批评。此情此景让我感到寒心,或者说,正因为此事,我才通过“放大镜”看懂了,有时候,口口声声用“正义”标榜自己的人,所作所为往往与正义无关,他们口中的正义成为了为他们“拉帮结派”的好借口和孤立“可能犯错的同学”的理由。
那生活中的“放大镜”就不应该存在吗?那倒也不是,“放大镜”也有它存在的意义,除了放大缺点之外,它同样可以通过“放大”功能照出不足,比如通过此事,我发现自己有意无意间疏远了那个“团体”,可这有意义吗?这样一来,不是和他们的做法一样了吗?我检讨了一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