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去,冬至来。每年到了冬至这一天,在我们老家北方,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冬至后天气越来越冷,常常北风吹,白雪飞。爸妈说不吃饺子可能会冻掉耳朵,我想那可能是因为饺子的外观和耳朵有几分相像,吃啥补啥吧!我印象中关于冬至的回忆,就离不开那热腾腾的饺子。
白驹过隙,又迎来了冬至这个农历中非常重要的节气。“包饺子喽!”一阵吆喝声点燃了节日的气氛,一家人分工合作,忙碌起来了。瞧!有的搓,有的擀,有的揉,有的包……奶奶的手法最为娴熟,一捻一松,就看她手指翻飞,没两下子就把饺子包好了。奶奶牌手工饺子一点不亚于买来的,像天空中飘荡着的白云,像两头翘起的元宝,又像鼓着圆肚子的将军……大家边忙着边聊着家常,笑声不断,其乐融融……
一个小时过后,一个个饺子排成排,好运幸福接着也迎面而来。锅里的水开了,白白胖胖的饺子“扑通扑通”跳进锅里,几分钟后探出了脑袋,好奇地看着我们,好像在说:“冬至怎能少了我们?快把我们送进你的嘴里,暖到你的心里吧。”
爸爸说,冬至吃饺子还是有文化的呢。相传东汉时期的张仲景为了救助饥寒交迫冻坏耳朵的百姓,煮出来“祛寒娇耳汤”为百姓解除病痛,后世为了纪念他,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都要吃饺子。
在冬至这个一年中最长的夜晚,我们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热乎乎、香喷喷的水饺,尽情享受着冬至节气的快乐。虽然漫长又寒冷,但因为饺子,记忆中更添了别样的温暖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