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新年的作文1000字四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年的作文1000字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年的作文1000字 篇1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人们似乎对新年的感觉越来越淡了。工薪族年前繁忙的工作更淡化了节日的气氛。昨天,偷来一下午的空闲,专程带儿子到外面找找新年的味道。
“儿子,今天妈妈和你一起上街,用我们各自的观察力,找找新年的味道,看一看我们谁找的多,好吗?”
儿子一听具有挑战性,当然很高兴,马上积极应战。
骑着车带着儿子一路走来,街上行人穿梭,手提车推好不热闹。
“妈妈,我先发现了,街上有许多卖炮的。”春节放炮是儿子最感兴趣的,他首先发现了他的最爱。
“还有,妈妈很多地方都挂起了红红的灯笼,马路两边的路灯上也挂起了红红的灯笼,上面还画着牛呢!”儿子兴奋地说着。
“儿子,妈妈也发现超市里很热闹,人很多,连超市的门口都摆满了商品。”
儿子奇怪地问:“为什么商品要摆在外面呢?”
妈妈解释说:“春节前我们国家的风俗是要办年货的,就是买足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还要准备一些过年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给孩子添置新衣新帽。所以年前是购物的高峰,商家也绝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时机,把商品放在门口可以更好的吸引顾客呀!”
“妈妈那边有很多卖红灯笼的,还有红线编织的东西。”
“哦!那是‘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它代表着喜庆。外国人很喜欢中国的‘中国结’,经常专程购买带回国留住纪念。”
“妈妈,那边还有很多卖字的,都是红字。还有卖窗花的,还有‘福’字;还有画着将军的画。”
“对,这种写在红纸上长条状的字叫做‘春联’,它一般是由上联、下联和横幅组成的。你说的那种画着将军的画叫‘门神’。换门神、贴春联是中国流传多年的习俗。古时侯传说鬼是怕桃木的,门神可以捉鬼,所以就把门神贴在桃木板上,使鬼不能入门,以保护这家人的平安。后来,人们逐渐开始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吉利话,这便是最初出现的春联。现在,门神大多不贴了,春联还很流行。对了,儿子你在仔细看看,在这些字画中画的最多的是什么?”
儿子仔细的看了半天,说:“噢!牛和鱼最多,福字也多。”
“儿子,你说的很对,但是为什么这么多牛和鱼,还有这么多福字呢?”
儿子说:“因为过完年就是牛年了,所以牛多。福倒嘛~是让福来到,当然福字也多了。”
“为什么鱼也特别多呢?”
儿子想了想,摇了摇头。
“有一句成语叫‘年年有余’,人们都盼望生活富足,年年都有节余,所以用‘鱼’的谐音来代表富余充足,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儿子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妈妈,我可以买几张窗花吗?”
“好吧,你自己选吧。”
于是,儿子高高兴兴的挑了一张牛、一张鱼、一个福字的窗花。然后和我一起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回家的路上,我和儿子一起盘点着一下午的收获,儿子突然说:“妈妈,过年还有一个味道。”“什么?”我问,儿子说:“爸爸经常不回来吃饭,因为他有很多朋友要聚会。”“对,你说的太对了,亲朋好友大聚会也是新年的味道。”
这一个下午我和儿子收获了满满的一堆新年的味道。晚上回到家,儿子在他的《成长记册》上记录下了他的收获。
新年的作文1000字 篇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爆竹声中比谁富,请客送礼攀门户; 百感交集糊涂日,只盼新春回旧图。
——题记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的、规模也是最大的民族传统节日”,春节活动丰富多彩,贴春联、拜年、燃放鞭炮、阖家团聚…充满了中国特有的文化底蕴和精神。然而回首近几年,“欢欣鼓舞”的节日里,暴露了太多与我们追求的和谐社会的理想不相协调的内容。
随着年龄的增长,总是感觉节日的气氛越来越淡。以前,全家欢聚一堂,一大桌人围着吃着热腾腾的饭菜,饭香情更浓。现在,太多的人为了方便,选择集资在酒店吃饭,人闲情也淡。以前,大家选择看春晚等新年的第一声钟声。但是近几年能够守在电视机前看春晚的又有几人,地方电视台都办春晚,相似的内容和煽情方式,苦了原本想在电视陪伴下等钟声的人。春节已成为一些人的负担,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总是听到有人抱怨:唉,过年钱越花越多!
送礼送得太好自己心痛,送得一般人家不稀罕,送得差又拿不出手。这送礼就送出了不和谐。
春节对于某些人来说是一个好机会。春节请客送礼,美其名曰“联络感情”,实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请人帮忙,哪能两手空空;给人送礼,不能堂而皇之;春节送礼,岂不“名正言顺”?于是,热闹的春节暗潮汹涌。总有那么多地方门庭若市,求情求财求官求消灾的。酒店里,生意兴旺,因为这里是求官求财者的宝地,能得高官垂青,从此飞上枝头变凤凰。可叹啊,“店中自有黄金屋,店中自有颜如玉,店中自有千钟粟”。桌面上送礼还不是最好方式,于是他们另谋他法。这时我们这些天真活泼的孩子就被无端地卷入罪恶中了。
给压岁钱是春节的重要习俗。对一些有求于领导的人而言,压岁钱更成了他们变相送礼的最好包装。“春节到领导家拜年,给领导家孩子大把压岁钱已是司空见惯,甚至给领导家宠物压岁钱的新闻,也偶有所闻。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到了春节,则是‘一人得道,鸡犬拿红包’。” 然而以上行为再可耻,也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可恨的是,春节将至,商家就会绞尽脑汁开展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欺骗大众。媒体上不断披露那些满就送、返的活动带给消费者的并不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而是一步步把消费者诱入价格陷阱。更有甚者,一些商家为了大赚一笔,昧着良心把已经过期的.库存品重新贴上标签进行售卖,为了让食物看上去新鲜又美观,有时又加入一些对人类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有些甚至会危及人的生命。
社会中的险恶,冲淡了原本应充满人情的春节。家庭的冷漠,更给我们的春节文化和精神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打扫屋子,置办年货,请客送礼,走门串户,似乎是那样的和谐融洽。然而——我看到的却是如下画面:老爹老娘辛辛苦苦烧帮忙,吃饭时却被搁置在旁享受两人“烛光晚餐”;本想和分别很久的女儿女婿谈谈心,却终究比不上麻将的魅力;想跟外甥亲热亲热,却被玩弄得团团转。他们需要儿女问候,儿女扔来几张钱;他们需要儿女关怀,儿女带来自己的哀愁和抱怨…… 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起,我听到一声声叹息和期盼:回归吧,春节。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响……
新年的作文1000字 篇3
新年到了,家家户户的窗内都透出了这番景象:红灯笼高挂,鲜艳的流苏摇晃。窗上贴着窗花,门上还有“福”纸和对联。亲戚们围着一桌好菜有说有笑,屋子里弥漫着一股亲情的气息,欢乐的气氛感染着每一个人。而我的新年,却过的别有一番风味。
我的新年,是蓝色的,还伴着惊险。乘着汽艇游览海岛,在逆流中乘风破浪,这比坐过山车还要危险(因为我们驶在茫茫大海之中),这比乘“海盗船”还要刺激(因为我们一直在与海浪战斗)。海浪一浪更比一浪高,我尽管被溅的满脸是水,胃部排山倒海,双眼却仍死瞪着翻腾的浪花,仿佛要与它一战到底。到了浪花最踊跃的地方时,我们不约而同的抓紧了围栏,准备迎战。大海派出了一员年轻的猛将:海风。我们按住了帽子,俯下身子顽强抵抗,到底击退了他。大海又派出了威武的浪将军前来进攻。姜果然是老的辣,浪将军一出击就给我们来了个下马威。汽艇艰难的在比山高的浪花中穿行,我们的五脏六腑都快被震碎了,脸色发青的人们仿佛支持不住了。大海放肆的狞笑着,夸赞着自己的智慧,反将立了大功的浪将军抛之脑后。浪将军见大海遗忘了自己,反投奔了我们。霎时间,海面平静下来,人们恢复了常态,又有力气去重新投入到战斗之中。大海勃然大怒,咆啸着向我们袭来,大海的威力果然名不虚传。就在我们快要全军覆没时,目的地却到了。我们险胜了大海。胜利的喜悦甜蜜蜜的泛在人们的心田。
我的新年,是棕色的,还伴着民族的风情。椰子的清甜将我们吸引,步入一条古朴的街道,最耀眼的就数爬出了窗户的植被了。它们洒下一片绿茵,为我们遮挡悬空的太阳。怒放的花朵在人们的称赞下羞涩的低下了头,可正所谓红花还得绿叶扶,那些深浅不一,错落有序的叶们,也争相将自己呵护着的花朵供给人们观赏,渴望也被人们注意到。我们脚下的地面,已经从坎坷不平到整齐如一,没有一点旧时的风味。但那些残留着古时气息的老房子,却被保留了下来。七彩的玻璃窗反射出太阳的光芒,斑斑迹迹的瓦刻画了岁月的轮回。在这里,没有繁华都市那些花哨的招牌,没有大都市里那些精明的商人,更没有那些拔地而起,需要人们仰视的高楼。这里只有木质招牌,或单调的塑料制字体构成的店牌。这里只有坐在阳光下晒太阳,懂得养身的悠闲人,或克勤克俭,忙着为人们烤制海鲜的劳动者。这里只有使人们进出方便,多半只有两三楼的古建筑。虽然这条老街上的每一事物都比不上大都市的先进,可漫步在这样的街道上,我却感受到了这里的人们对民族的热爱,以及他们自身为守护街道风情起到的带头作用。
哈哈!猜到了吧!我们在北海涠洲岛过了新年!晚上,我们也像在家乡似的吃了年夜饭。20xx年的新年,我们虽然身在他乡,没有贴“福”纸,没有挂春联,也没有放鞭炮(尽管绍兴二环内也不允许放鞭炮),但通过收看浙江新闻节目,春节联欢晚会,我们还是感受到了年味,伴着对绍兴的思念,年味甚至比在家乡更浓!
新年的作文1000字 篇4
元旦已过,春节将至。在这又一个年关岁末之际,又一次辞旧迎新之时,尽管忙忙碌碌,但人们已纷纷做好归家的准备,或开启抢票模式,或整装待发自驾远途,一切的一切,都因孩子的笑脸在召唤,父母的双眸在期盼,家乡的味道在召唤,思乡的情绪在爆发。回家过年已经成为大多数人铁打不变的年度大事。春节回家,在与留守孩子团聚,与独居父母小酌,话家常,聊琐事,享亲情的同时,还离不开举杯换盏,觥筹交错。吃什么,如何吃,自然也就成了重中之重。虽然在年味正日渐减淡的当下,吃,仅仅成了一种填饱肚子的形式,但在孩子们、父母们看来,其意义仍然不可小觑。
应景于新年假日上映的《舌尖上的新年》无疑将这种仪式感提升到极致,而且重形式更重内容的乡食乡味的背后,却是对传统的承袭,对家乡的抒怀,对亲人的思念,对乡土的眷恋,它寄托着袅袅乡思,承载着屡屡乡情,伴随着那色香味俱全的乡食乡味,浑不觉的就缀满心房,加速了人们归乡的情绪,成为勾连父母与孩子,孩子与父母间的亲情桥梁。吃什么已然不重要,怎么吃也不再成为话题,因为,这乡食乡味中已浸满了浓浓的乡思与乡情。
《舌尖上的新年》之于我不仅仅是打开了味蕾,勾起了馋欲这么简单,从那一张张高清极清近景镜头中,我不仅体会到了溢出银幕弥漫影院的香食香味,更感受到了浓香肆意的乡食乡味。尤其是重庆那老两口,为过节准备杀猪饭的场景,更把我的思绪带回到童年时光,闪回于乡思乡情。
我的父母虽然从重庆老家支边来到新疆已经半个多世纪,但渝乡口音依旧正宗。所以,当《舌尖上的新年》来自重庆的老两口操着地道的重庆话摆着关于杀猪饭的龙门阵的时候,那种亲切感对我来说油然而生。而捉猪、杀猪,把猪肉做成老腊肉的过程亦是如此的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我年少的时候就对这过程耳熟能详,并亲自操刀过数次。说陌生是因为,如今过年置办年货已经不用再自己杀猪,老腊肉的熏制也因各种因素被放弃。但无论如何,乡食乡味却没有变。
当年,我一直以为,爸爸妈妈这种做杀猪年饭只是因为家乡的习惯。后来才渐渐明白,这其中更多的其实还是对乡食乡味,乡思乡情的寄托与抒怀。而今,当我在《舌尖上的新年》中看到这对重庆老夫妇用乡土浓郁的杀猪饭等待孩子们一个个归乡团聚的情景后,我更是深深体会到爸爸妈妈当年对我们兄弟姐妹数人望眼欲穿的感觉。
几年前,我的父母已经过世。再早十数年,由于父母身体已经老化,杀猪饭也日渐减少。孩提时代所见的抓猪,杀猪,烫猪、刮猪,吹猪,洗猪肠,剁猪肉,制腊肉,烹咸肉腌肉也渐成回忆。不过,随着父母的故去,随着与兄弟姐妹团聚的越来越少,这回忆也变的越来越模糊。而《舌尖上的新年》在打开我的味蕾,勾起我的馋欲的同时,更解封了我的这一段段有关年饭的记忆,乡食乡味中,浸润溢满的全是乡思乡情。过年回家,我已经做好了准备,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