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1000字

2021-10-18 02:23:40
【热门】端午节的作文1000字合集5篇

【热门】端午节的作文1000字合集5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1000字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端午节的作文1000字 篇1

端午节包粽子的来历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有包粽子往江里扔的习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哈哈!在这儿由我来告诉你吧!那就得从屈原说起了,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他是国王的一名大夫。屈原虽然忠实楚怀王,但却受其他人的排挤。楚怀王逝世后又因倾囊王听信谗言而将屈原流放到汨罗江边。屈原苦苦想到,我反正也不能为国家和百姓造福,那我活着还有什么用呢?于是便投江自尽了,那天正是我国的农历五月初五。百姓们听说屈原跳江的消息后,十分痛苦。他们发动了很多人坐在船上在江边打捞屈原,一连打捞了很多天,最终还是没有打捞到屈原。所以百姓们为了纪念对屈原的思念之情,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那天,就要包粽子,将包好的粽子少吃一点,大部分都要扔到江里去,让江里的鱼虾吃粽子,不要吃屈原的身体。从此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包粽子,就成了一种传统。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为什么吃粽子,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的习惯,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都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几千年前,屈原投入汨罗江自杀,为了不让江中的鱼吃屈原的尸体,人们包了很多粽子投入江中,所以几千年来就有了吃粽子这个习俗。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而且粽子其实就是糯米为主的食物,糯米的吃法很多的,为什么要用叶子包起来呢?关于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有很多种传说,下面小编带您看一下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

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呢?民间传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马上划船捞救,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另一种关于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的说法是,公元前340年,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就是说我们现在吃的叶子包的粽子,其实在以前是竹筒装起来的。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有记载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

但是关于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的由来,专家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食粽是祭屈原,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仅反映民众的心愿而已。实际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许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

端午节的作文1000字 篇2

家乡的端午节端午节是我们汉族的传统节日。在战国时期,我国爱国诗人屈原听说秦军攻破楚国国都的消息后,悲愤交加,依然写下绝笔作《怀沙》后,抱石投入泪罗江,以身殉国,百姓们纷纷亲去打捞,沿水招魂,在没有结果时,人们只有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虾鱼蚕食屈原尸首的方法表达对他的怀念,此日正是农历五月初五,以后每年人们在这一天都要到江面去头粽子表达缅怀之情,随着时间的演变,人们将这一天俗称为“端午节”,过节的形式也多养起来,如插杨柳、赛龙舟、吃粽子、烧高山等等。

我也特别喜欢家乡的端午节,虽然没有电视里看到的盛大赛龙舟、烧高山等习俗,但我独爱绑花绳、戴荷包、插杨柳、包粽子、串亲戚等风俗喜庆方式。

五月初四这天,我就嚷着母亲带我去赶集,大人们忙着购买肉呀、菜呀、蛋之类的,我们孩子的焦点在于买花线、买画布,挑三拣四,串了西家串东家,几个商店、摊位转下来,手里捧着一大把花线、画布。可高兴了,在回家的路上就迫不及待的搓起花绳来。回到家里,和邻里几个小朋友围着姥姥开始编花绳、缝荷包。捻线搓绳、选布剪样,穿针引线,直到开灯时分,每个小朋友都有了满意的收获,可把姥姥累坏了,我们便抢着用小拳头敲打姥姥伸不直的腰背,姥姥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兴奋的我就是睡不着,偷偷起来把花绳和荷包比划了好几次,因为姥姥说了:“今天戴了就不灵了,只有在端午节这天戴上才会保佑我们一年平安。”真是一个难眠之夜呀!隐隐约约听见父亲插杨柳的声音,我一骨碌翻起身来,大声喊着戴荷包啰……以最快、最简单的方式洗刷完毕,在母亲的帮助下认真的绑上了花绳、戴上了荷包,看着手腕、脚腕花花绿绿的花绳,是弄着胸前各式各样的荷包,我自豪极了,犹如成了最美的小公主。带着无比幸福的心情,开始帮母亲炒鸡蛋、包粽子。

说起包粽子,可是我拿手好戏,早在六岁那年,大妈就教会了我包粽子。我便一个指挥官的架势喊来父亲,指挥着他和母亲抱起粽子来:首先按比例把昨天购买来的糯米、大枣、葡萄干、枸杞放入盆中掏干净,然后再加进去一定量的白糖、蜂蜜和均匀,接着拿来竹叶卷成一个漏斗形,要注意,不能把叶子卷完,还要留一些等放进做好的馅子后封起来,父亲一直做得很好,就是最后的封包动作出了错,被我狠狠批评了几句:“老爸,你也不动脑想想,包扎的绳子要打成活结,不然证书后你连叶子一块儿吃吗……”在我成功的指挥下,你一个、他一个、我一个,不一会儿包了一大堆,最后就是开灶蒸煮了,这期间,我有显摆着自己的花绳和荷包指挥父亲矫正了父亲杨柳插得不好看之处。

开始过节享受了,一家人围着丰盛的节日餐,你争我抢、谈天说地、笑语盈盈,真是其乐融融。时逢中午,我们一家又拎着自己亲手做好的礼物去大伯家串门子,一路上阳光和煦、鸟语花香,喜笑颜开,我真的被这欣欣向荣的日子陶醉了……

端午节的作文1000字 篇3

明天是五月初五,是城里人的端午节,而在家乡,端午节却是五月十五。因为五月初五农活正忙,稻田里的秧苗还未插完,棉田里的杂草还未除净,正是农人们播种丰收播种希望的黄金时期,他们哪里会有闲心坐下来过节呢,即使勉强自己将身体坐到了餐桌的旁边,他们依然会魂不守舍,他们的心仍在田间地头,仍在那些庄稼的身上。于是我们的祖先便想出了一个折衷的办法,节也要过,农活也不耽误,只好让端午节作出让步,等农活做完后,就把端午节作为庆祝播种的节日吧。这样的端午节,自然与屈原无关了。

在我的印象中,端午节是家乡人每年必过的四大节日之一。根据农活完成情况的不同,家乡人又把端午节分为早端午、中端午和晚端午。早端午是五月初五,在家乡起初是没有的,后来因为农村与城市亲友网络的扩大,有好些嫁到城里的女儿都在这一天回家来过端午节,于是有亲友在城里的人家便把这一天当成他们的端午节了,后来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自然而然的便形成了早端午的概念。更有家道殷实的大户人家以此作为端午节的前奏,于是五月初五也就有小端午之说了。而那些家道殷实的人家多半都是那一方的地主或者富户,家里都请有长工或短工,在五月初五这一天,长工或短工都还在为他们辛勤的劳动,他们有些之所以选在五月初五过端午,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慰劳一下那些长短工们,让他们死心踏地的为他们卖命,同时也是一种积德行善的途径,以此博得乡邻的口碑,可谓一举多得,他们又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即使家乡的早端午是五月初五,是屈原投江的日子,但这一天依然与屈原无关。

家乡的中端午是五月十五,也称正端午。顾名思义,这一天才是家乡人真正意义上的端午节,因为到这一天为止,家乡大部分人都把一年的希望播到了地里,农活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了,为了纪念他们播种的辛苦,为了庆祝他们阶段性的胜利,他们便借用了这个传统的节日,只是赋予了它暂新的内涵罢了。这一天,姑娘多的人家可就热闹了,因为在这一天,姑娘女婿都携着子女回娘家过节,其实也没有谁作出一个什么规定,只是大家都这样,于是便有了一种约定俗成的默契,后来在家乡便有了这样的一种说法,端午节便是姑娘回娘家的日子,当然也就与屈原无关了。

家乡的晚端午是五月廿五,也称末端午或尾端午。也就是说到这一天为止,家乡的端午节才算过完了。据说之所以有这个末端午之说,一是为了与早端午相呼应,二是照顾那些田多劳少又无力请工的人家,他们往往在正端午这一天还在地里劳作,等到他们收工上岸,人家的端午早过完了,于是他们便在五月廿五这天过晚端午,也算是坐上了端午的末班车吧,只是节日的气氛淡了许多,但亲情依旧,庆祝的心情依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他们为端午节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只是,这样的端午节,依旧与屈原无关。

从早端午到晚端午,家乡的端午节足足要过二十一天,而家乡的春节从腊月廿四过小年开始算起到正月十五花灯

穿过岁月的河流,还有什么痕迹不被淹没?还有什么东西能够沉淀?不同时间,已经没了相同的河流;同一河流,已不见了往日的宁静。

自从那个载着一腔悲愤的诗人投入狂涛巨浪中,汨罗江就开始以咆哮代替忿怒,以呜咽代替不平,两千年,屈原的孤影就在这浮浮沉沉的江水里/飘荡,游走。

端午节的作文1000字 篇4

我们家乡有许多的风俗习惯,节日自然也很多。有春节灯节、青明端午、中秋重阳……从小到大,我们都是伴随着这些年年依旧的节日和亲人一起度过一年又一年的。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凝聚着浓浓的血脉亲情。然而我最喜欢的节日是端午节,对它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同时也热情地急切地欢迎着它的到来。

每一次过端午节都是非常开心快乐的,我们用一颗热爱的心去感受端午节给我们带来的无限愉快与乐趣,我们的收获可大了。

端午节最受欢迎的食物便是粽子了,那天是要吃粽子的。每逢端午节,基本家家户户都有几大串。勤劳的妈妈灵活地用双手做出了一个个美丽惹人的粽子,我们看在眼里,如此简单的做法准不会呢?说不定我比你们做得更好呢,可别小看我,于是我决定在母亲面前“大显身手”,让妈妈看看我有多么的聪明。可不知怎的,我做的粽子始终没有母亲做的那样好,有时还有些小漏洞会漏米呢。母亲在一边看着笑个不停,然后熟练地教我做。做完了后,母亲用绳子把一个个粽子捆住,再成一串,大约有七、八个,之后放进锅里煮熟。

开饭了,粽子被送上了桌。把包装叶剥去,黄澄澄的肉食展现在我眼前,迫不及待地沾了点白沙糖就投进了嘴里,味道美极了,我津津有味地吃了几个,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你知道粽子有几个角吗?”大哥突然问。“五个”我脱口而出。“年年吃粽子,它有多少个都不知道。来,仔细瞧瞧。”母亲递给我一个粽子笑着说。“你可知道端午节的由来了”母亲望着我问。“它是传统下来的,哪有什么由来。”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这时大哥有点得意地说:“是为了纪念旧战国时代楚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的形象体现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他为捍卫真理与正义刚直不阿,奋不顾身的意志言行等都值得我们学习。”我瞅了大哥一眼,嘟起小嘴说:“我也要向屈原学习,爱真理、爱正义、努力学习,好好保卫我们的祖国。”爸爸妈妈大笑起来,笑得是那样的开心,粽子吃得更有味、更香了。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的风俗习惯外,有时还要划龙舟比赛。主要是在一些大河上进行的,在我们的家乡就是清水江了,清水江也有点著名哦,有时间你也来看看。江岸两边埃埃挤挤地站满了人,肩并着肩,脚跟并着脚跟。看,比赛船只正处在同一战线上,每位队员正沉着地等待着发号令。“啪”号声已响,各位船员紧张而又熟练地操纵着船浆,不停地有规律地在水中划动着。此时此刻,各队的“啦啦队”也正在兴奋地舞动着,呐喊着,为自己所支持的船队助威。进入了高潮阶段,真是精彩极了,热闹极了,鼓声、呐喊声混成一片,震耳欲聋,翻过几座山坡都能听见。船员那雄健的姿势,必胜的信念,令我赞叹不已。其实,胜败与否,在他们心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发挥出了真正的最高的技术水平,精神可喜。

端午节,十次有六次还吃杨梅呢。那墨红的果实,甜甜的果汁,真是美味可口,又酸又甜。令人越吃越想吃,不过,吃多了,牙齿有些酸痛。因此小孩子还唱道:“杨梅,杨梅真好吃,吃完过后真难过,请找个地方坐一坐。”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又何止这些呢。可我的笨笔写不出多少,就让它在我心中珍藏着吧,让我从内心去体验那些风俗习惯,去感受它独特的“美”。

端午,端午,你是我追求的见证,我一定坚持正义,更会向往你的“美”。

端午节的作文1000字 篇5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

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食粽

一提到端午节,人们都会马上想到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西晋周处《岳阳风土记》中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可见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

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热门】端午节的作文1000字合集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