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作文1000字

2021-10-18 03:39:47
有关元宵节的作文1000字七篇

有关元宵节的作文1000字七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元宵节的作文1000字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元宵节的作文1000字 篇1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 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 "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 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 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元宵节的作文1000字 篇2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我们一家过得快快乐乐的。

听妈妈讲,传说在很久以前,世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突然灾难降临、城内洪水泛滥,城外田地干旱,原来是王母娘娘请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宴会后余地回宫办事,于是把雨簿写错了,本应是城外雨五分,城内雨三分,玉帝给写反了。青龙得知原因,便偷偷地里溜到天宫,改了雨簿,这样世上又慢慢恢复了本来面目。玉帝酒醒后,也发现写错了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说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将错就错。后来玉帝发现自己的雨簿被改过,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来到人间杀了青龙,丞相照做了。青龙被丞相杀了后,变成一只神鸟,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惭愧,便下书要黄帝向百姓传令,要纪念为民除害的青龙。每年春节,人们都要敲锣打鼓,耍龙舞狮几年青龙,庆祝元宵节。

元宵节的习俗是吃汤圆,让每家团团圆圆,所以今晚妈妈权力下放,把煮汤圆的重要任务交给我来执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生怕煮破了,所以心里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看妈妈煮汤圆的经验,先把水烧开,把汤圆小心翼翼地放进去。我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白白胖胖的汤圆浮出水面,看着它们一个个膨胀,我兴高采烈地喊道:汤圆要出锅了。我庆幸,还好汤圆没煮破。大家高兴地品尝了我煮的汤圆,美食家妈妈给我打了一个一百分,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兴奋不已,第一次煮汤圆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

晚上七点左右,我们全家一起下楼放焰火。正好碰上我的好朋友刘一凡,我俩一起去放焰火。我拿着一个最大的金椰子礼花,用香把礼花点着了,看见一朵朵美丽的茶花冲上天空绽放了,我和刘一凡拍手叫好。我又拿了一个超大型的飞毛腿,只见那好似流星划过天际,放射出五彩光芒,飞远了。接着又放了手摇花、花篮、降落伞

最后我们全家津津有味地坐在沙发上看着元宵晚会,其乐融融的。

今天我学会了煮汤圆的常识,感受到了放焰火的快乐。我梦想每天都是元宵节那该多好啊!我期盼着明年的元宵节

传统的元宵节作文三: 我国传统文化有很多;有剪纸,生宵,元宵等。我最喜欢的就是元宵节。

过元宵节当然少不了吃元宵.元宵又叫汤圆,它的名子还有个故事呢!很久以前人们把汤圆叫元宵。袁世凯知道了觉得很不吉利。元宵不就是袁消吗?于是他下令把元宵改做汤圆.从此元宵又名汤圆。元宵的馅有很多.有红豆的.芝麻的.还有绿豆的

汤圆煮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夹起一个放在嘴里,妈妈大叫;小心点,别烫着。咬上一口馅慢慢地流了出来,粘粘的.甜甜的味道好极了!

元宵节可少不了观花灯。吃完元宵,我和老爸来到天一广场.这里的花灯可真多啊!有奔跑的老虎.吃草的兔子.还有在游动的鱼儿.真是五花八门!都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爸爸给我买了一个兔子花灯.只要一按按纽.兔儿便会唱起欢乐的歌。我连忙拿起我的兔子灯加入闹花灯的行列。

元宵节的作文1000字 篇3

猜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娱形式。

古代,每届元宵节,人们总要分曹射覆,引为笑乐。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猜谜变成灯谜,还有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个财主,人称笑面虎。他见了衣着体面的人,就拼命巴结;见了粗衣烂衫的穷人,就吹胡子瞪眼。有个叫王少的青年,曾因衣服穿得破烂,一次去借粮时,被他赶出 ……此处隐藏2607个字……火树银花不夜天”,真好比人间仙境一样!忽然不远处又传来“咚”的一声巨响,一个礼花腾空而起,在空中绽放开一大朵五颜六色的花,哇,真是太美了!礼花弹一个接一个地飞上天,又在天空中变幻成各种形状:有的是杨柳垂下万丝绦,有的是蝴蝶振翅翩翩舞,更奇妙的是有的礼花弹在空中变出了一串串红灯笼,然后随风飘飘悠悠飞向远方。

礼花在空中绽放,地上是欢乐的海洋,又是一个全家团圆的日子。我望着天空中又大又圆的月亮,想起我的爸爸却远在千里之外的大西北,为公司去开发新的市场。我知道还有许多的叔叔阿姨都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能与家人团圆。我默默地祈祷:希望这些礼花能给爸爸捎去我的祝福,给那些叔叔阿姨带去亲人们的美好祝愿!

元宵节的作文1000字 篇6

原来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同学们一到学校就迫不及待地互相交流着自己准备过来的灯谜。今天下午,我们还将与一年级同学一起猜灯谜,吃汤圆呢!

毫不容易熬到了下午。同学们争先恐后地领走了“灯笼”。一只只灯笼如火般耀眼,我们小心翼翼地拉开灯笼,上面有个巨大的“福”字。

据说元宵节挂灯笼,也是有来历的。正月十五时,有一群害兽袭击人间,人们反抗时不慎射死了一只神鸟,天帝十分生气,下令火烧人间。善良的天帝的女儿不忍心看到人间灾难,便冒着危险告诉了人们。人们苦思冥想,就用挂红灯笼,放火炮,使天帝以为火已经烧了人间。为了纪念此日,人们到了每年的正月十五就挂灯笼,放鞭炮。

我们来到了对口班级 — 一(1)班。我被分配到了红组,组里共有6名小朋友,个个活泼又可爱,有的做好了猜灯谜的姿势,有的戴着眼镜洗耳恭听,还有的睁大眼睛跃跃欲试。

我的谜语是“双木非林心相连”(打一字)。小朋友们苦思冥想却百思不得其解。我只好一步一步地提醒他们。终于,其中一个小朋友大声说出了“想?”“答对了!”“耶!”同学们欢呼起来,一蹦三尺高。接着,我们继续猜灯谜,欢笑声此起彼伏。我将灯笼送给了猜对答案的小难孩。

猜灯谜的活动结束了,该吃汤圆了,碗里装着六个纯白的小汤圆,小巧玲珑,十分可爱。舀起一个,放入口中轻轻一咬,哇!真好吃!薄薄的皮里流出了一点芝麻的香味,真是回味无穷啊!

今年的元宵节里,我不仅吃到了香甜可口的汤圆,了解了元宵节挂灯笼的历史来历,还当了一次小老师,给一年级小朋友们猜灯谜,真是令我受益匪浅啊!

今年寒假的一个下午,我们盛家社区又要举行一年一次的庆元宵猜灯谜活动。我一听到这个消息,兴奋得一蹦三尺高,拉起妈妈连忙朝社区的活动场地奔赴而去。

社区的活动场地上早已热闹非凡,人头攒动。瞧,到处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和密密麻麻的灯谜纸条。年老的,年少的,喧哗一片,济济一堂,好像是在逛集市。

猜灯谜可是我的拿手绝活,我早已迫不及待地跃跃欲试了。如果猜中了还可以换取奖品呢!我今天可是有备而来的呢!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这样一个谜面,“像马不是马,如果要成药,要得海里抓。”(打一动物)我稍加思索后就想到了“海马”这个谜底。于是,妈妈马上来到服务台,顺利换到了一份奖品。我信心倍增,接二连三地又猜中了三个谜语,随之,我们得到的奖品也越来越多,可把周围的爷爷奶奶们羡慕坏了。

正当我乐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我发现我的身旁有位头发苍白的老奶奶,正在拽着一条谜面而冥思苦想,看着老奶奶两手空空又愁眉苦脸的样子,我心想:一定是老奶奶猜不出了吧!我转身问她:“奶奶,让我来看看,我知道的话就告诉你答案。”老奶奶一听,可开心了,连声说“谢谢”。这个谜语的谜面这样写道,“驼背公公,力大无穷,爱驼什么?车水马龙。”(打一物)这个谜语还真是有点难,我绞尽脑汁,想了好一会儿,在妈妈的启发下,我终于想到“桥”这个谜底。老奶奶根据我提供的答案,也欢欢喜喜地领到了奖品(一块肥皂),她还一个劲儿地感谢我,站在那里还夸我即聪明又心地善良,说得我羞红了脸。

元宵节的作文1000字 篇7

已经有三十多年没有在乡下过元宵节了,城里的元宵节平淡,寡味,不是遇到星期天连假都没有,似乎没有元宵节的存在。

今天是元宵节,我竟然发现心底一隅,完整地保留着儿时乡下闹元宵的画面,挥之不去,异常浓烈。乡下有月半大于年的说法,残存在我记忆中的元宵节是那样的热闹,那样的使人向往、那样的让使人流连。

儿时的乡下,每年的元宵节会演一曲戏,那时候的大队进入腊月就开始组建一支小型剧组,十来个人,叫文艺宣传队,谈不上水平有多高,有的宣传队员连基本的乐理知识都不会,舞蹈也缺乏基本功夫,爱好文艺、有文艺热情就行。就这么一个群体,排练个十天半月,在露天搭上一个土台,也能吸引众多的乡亲,演出当天,太阳还没下山,就有人早早地放个凳子在台下,抢占一个理想的位置。不管怎样演的人认真、投入,看的人高兴、开心也就够了。演出完了还要议论一阵子,哪个节目好,哪个演员好,像现在评价一台春节晚会似的。六七十年代,元宵节的文艺演出成了村民的一大期盼,一大看点。

元宵节的又一个项目是精彩的踩高跷、划旱船表演。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表演的人将双脚分别绑在木棍上,化装成各种人物,一人或多人来往逗舞,由唢呐伴奏,表演有趣的动作或故事。高跷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主要表演走唱,有简单的舞蹈动作。武跷则表演倒立、跳高桌、叠罗汉、劈叉等动作。他们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

划旱船,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旱船是依照船的外观形状制成的木架子。在这种船形木架周围,围缀上绘有水纹的棉布裙或是海蓝色的棉布裙。在船的上面,装饰以红绸、纸花,有的还装有彩灯、明镜和其它装饰物,把这只或者十几只船装饰得艳丽不凡。乘船者一般是一个人,有时也有双人、四人甚至七人共同乘用一只船的。所表现的多是姑娘、媳妇,也有扮演其它人物的。旱船表演人数一般有6-7人,一位女演员立于旱船中,称为船娘子,两人手拿连响,相当于撑舵人员,还有一人饰演小丑,我们称其为呼扇婆子,右手拿一把破蒲扇,左手拿一把桨,鼻子被抹上白色的粉,在旱船周围来回扇动蒲扇,从而引发观众的笑声,其余人在边上敲锣打鼓,伴奏乐器有:大锣、小锣、鼓、镲等,旱船便根据节奏的变化进行表演。开场的一阵锣鼓音乐结束后,拿连响的表演者会穿插表演唱,在旁的伴奏人员也会在每一段内容结束后的最后一个唱词附和着伴唱,但锣鼓声仍不停止。划时,表演者中有一名艄公划桨引船,在前头带路,做出各种各样的划船动作。而乘船者在表演中,往往是走快速碎步,这样能使船身保持平稳的状态前进,犹如在水面上漂动的船那样,颇为形象地塑造出水面行船的情景......这些个朴实的表演逗得围观的群众前仰后合、合不拢嘴,引来阵阵掌声、笑声。

据说老家的湾子间好多年没有踩高跷、划旱船了,元宵节的主要活动是看晚会、打麻将,我不知道这是一种进步呢还是......不管怎样过去元宵节的那种喧闹却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挥之不去。

《有关元宵节的作文1000字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