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作文1000字合集五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新年的作文1000字5篇,欢迎大家分享。
新年的作文1000字 篇1
元旦已过,春节将至。在这又一个年关岁末之际,又一次辞旧迎新之时,尽管忙忙碌碌,但人们已纷纷做好归家的准备,或开启抢票模式,或整装待发自驾远途,一切的一切,都因孩子的笑脸在召唤,父母的双眸在期盼,家乡的味道在召唤,思乡的情绪在爆发。回家过年已经成为大多数人铁打不变的年度大事。春节回家,在与留守孩子团聚,与独居父母小酌,话家常,聊琐事,享亲情的同时,还离不开举杯换盏,觥筹交错。吃什么,如何吃,自然也就成了重中之重。虽然在年味正日渐减淡的当下,吃,仅仅成了一种填饱肚子的形式,但在孩子们、父母们看来,其意义仍然不可小觑。
应景于新年假日上映的《舌尖上的新年》无疑将这种仪式感提升到极致,而且重形式更重内容的乡食乡味的背后,却是对传统的承袭,对家乡的抒怀,对亲人的思念,对乡土的眷恋,它寄托着袅袅乡思,承载着屡屡乡情,伴随着那色香味俱全的乡食乡味,浑不觉的就缀满心房,加速了人们归乡的情绪,成为勾连父母与孩子,孩子与父母间的亲情桥梁。吃什么已然不重要,怎么吃也不再成为话题,因为,这乡食乡味中已浸满了浓浓的乡思与乡情。
《舌尖上的新年》之于我不仅仅是打开了味蕾,勾起了馋欲这么简单,从那一张张高清极清近景镜头中,我不仅体会到了溢出银幕弥漫影院的香食香味,更感受到了浓香肆意的乡食乡味。尤其是重庆那老两口,为过节准备杀猪饭的场景,更把我的思绪带回到童年时光,闪回于乡思乡情。
我的父母虽然从重庆老家支边来到新疆已经半个多世纪,但渝乡口音依旧正宗。所以,当《舌尖上的新年》来自重庆的老两口操着地道的重庆话摆着关于杀猪饭的龙门阵的时候,那种亲切感对我来说油然而生。而捉猪、杀猪,把猪肉做成老腊肉的过程亦是如此的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我年少的时候就对这过程耳熟能详,并亲自操刀过数次。说陌生是因为,如今过年置办年货已经不用再自己杀猪,老腊肉的熏制也因各种因素被放弃。但无论如何,乡食乡味却没有变。
当年,我一直以为,爸爸妈妈这种做杀猪年饭只是因为家乡的习惯。后来才渐渐明白,这其中更多的其实还是对乡食乡味,乡思乡情的寄托与抒怀。而今,当我在《舌尖上的新年》中看到这对重庆老夫妇用乡土浓郁的杀猪饭等待孩子们一个个归乡团聚的情景后,我更是深深体会到爸爸妈妈当年对我们兄弟姐妹数人望眼欲穿的感觉。
几年前,我的父母已经过世。再早十数年,由于父母身体已经老化,杀猪饭也日渐减少。孩提时代所见的抓猪,杀猪,烫猪、刮猪,吹猪,洗猪肠,剁猪肉,制腊肉,烹咸肉腌肉也渐成回忆。不过,随着父母的故去,随着与兄弟姐妹团聚的越来越少,这回忆也变的越来越模糊。而《舌尖上的新年》在打开我的味蕾,勾起我的馋欲的同时,更解封了我的这一段段有关年饭的记忆,乡食乡味中,浸润溢满的全是乡思乡情。过年回家,我已经做好了准备,你呢?!
新年的作文1000字 篇2
说起年夜饭,估计绝大多数人想到的是饺子、年糕等主食为主,一大桌子菜的团圆饭,估计不少朋友也跟我持同样的观点。但毕竟作为一个北方人,不能代表大多数,在年夜饭方面还是孤陋寡闻。我国不同地域风土民情各色各样,在年夜饭方面自然有着秉承一方习俗的特色。这就是《舌尖上的新年》所要呈现的内容。
《舌尖上的新年》是著名的《舌尖上的中国》团队打造的电影版,包括导演陈磊、艺术总监陈晓卿,作曲阿鲲等等全部回归,当然也少不了解说李立宏雄厚的声线。另外在美食顾问的栏中,小弟看到了蔡澜的名字,之前一直有个念想,《舌尖上的中国》系列为什么不把蔡澜这个著名的美食才子带上呢,没想到不到一年的时间,俺的小念想便已经达成了,也是一点个人的题外话。
“舌尖”系列最大的亮点就是对中华美食的展示,比起同类纪录片,该系列对美食文化展现更多的融入了一种复杂的情怀在里面,而非单纯对美食技艺的体现,否则就跟厨艺栏目没什么区别。另一大特点便是该系列展现的并非厨艺和经典美食,而是献给普通劳动者的颂歌,从普通居家的劳作到一盘看似简单却容纳了一方文化传承的大众美食,“舌尖”系列展示并不是精英文化,而是中华五千年传承下来在劳动中所产生的智慧思考以及味觉审美。
《舌尖上的新年》秉承了该系列的一贯作风,碎片似的剪辑方式,进行了不同地域之间的组合和嫁接。但本片的特质在于,比起“舌尖”系列同一种食材在天南海北的不同烹饪方式与习俗不同,本片并没有对某种食材进行单一的对比,因为电影的大主题是“年夜饭”,因此本片在这个主题之下尽可能的对我国纵贯南北的不同风土民情进行展现,且作为一部电影,在有限的时间内,没有遵循以往在单一食材下的不同展现方式,而是追求多样化,在短短的电影片长中,展现了多达10多个地域的40多种年夜饭习俗和食材。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一个“限时任务”的情况下,对年夜饭展现呈最大化的多样性,而缺点自然不言而喻了,电影没有展现饺子这种中原年夜饭必备的主食,这一点作为中原人自然有怨念了。但话有说回来,电影主要展现的是“别人家的年夜饭”,剧组可以说略过了广大受众的城市地带,而是围着中国转了一个大圈,从东北乡村到内蒙草原,到陕西窑洞,还有江浙一带的渔民和潮汕渔村,少不了的还有台南和香港地区。电影展现的是不为人知的年夜饭,五花八门的种类带领观众领略真正“别人家的年夜饭。”
至于观感,不必多说了,看过《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的朋友都深有体会,一个字——“饿”。
从客家酿菜到北方手撕羊肉,从江浙鱼干到南方烧鹅,台南地区的百搭凤梨酱与陕北地区热气腾腾的年糕。前所未有的山东大糖瓜(糖瓜吃过不少,但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头回听说的咸腊八粥,在微观摄影技术和高速摄影下,刻意夸大的.声效,伴随着李立宏的解说和镜头下乡情的展现。每一道食物都能勾起观者的浓浓思乡之情,更会直接刺激到观众的味蕾和大脑酮体利用率,勾起的食欲。由于是该系列首部大银幕之作,不像电视版看饿了还是找点吃的,电影版全程下来,其观感个中体会。
当然作为“舌尖”系列的电影,本片也延续了该系列的一贯特质,美食只是一种介质,通过不同地域的年夜饭展示,传达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中国人在“吃”的传承和变化。才使得“舌尖”有着与众不同的魅力所在。
新年的作文1000字 篇3
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得笑了起来,在春节前,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坐着火箱围着火炉看电视,还有的人在打麻将打扑克,等等不一而足。
反正街上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货物都齐全,琳琅满目,人们恐怕想买什么都难选择!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别具一格,各有各的个性。他们把买来的年货放得满地都地。买来的年画怎么贴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风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歪着贴,各有千秋。人们把买来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节一到,就可一饱口福了。家家备有鞭炮,人们穿上新衣服,准备迎新年,在春节前,人们一出门,如果遇上了好朋友,总是口中不忘说一句:“上街啊!”
人们杀猪宰羊,忙碌地准备着春节大吃大喝一番。
春节到了,小朋友们便早早起床,来到爸爸妈妈的房间,开始了传统的拜年仪式了。小朋友们对父母说着一些吉祥话儿,爸妈就拿出压岁钱,让小孩子们高高兴兴。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够吉祥如意,招财进宝。
“新年到,新年到,我们大家放鞭炮……”这是我们自己唱的,你看,多愉快的春节啊!家家户户都是红通通的一片,贴对联,挂灯笼,包饺子,一家人忙都忙不过来。
吃完年夜饭,我拉着妹妹的手,一口气跑到街上,“好美啊!”我不禁发出赞叹。街上气势非凡,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我们到街上东游西逛。啥?耍狮灯的来了!你看,狮头左摆右扭,看上去非常凶,可当它钻来钻去的时候,我又有点担心,万一摔下来了怎么办啊!后来又想了想,那么聪明的狮子怎么会呢!于是我又继续静下心来看灯。人太多了,只好跳起来看。
“姐姐,姐姐!花灯又来了啰!看花灯哟!我们去那边看吧!”妹妹大喊了起来。“花灯?花灯!我终于看到你了。”原以为现在的灯越来越少了,今年看不到花灯了。这太让我喜出望外了!我高兴地回应:“let’sgo!”妹妹听我说了句洋文,似懂非懂,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被我顺手一拉,看花灯去了。
五颜六色的花灯,真是太美了。那花灯在男男女女的手中变化着花样,一下子就排出四个大字:“新春快乐,”一下子又是“拜新年。”我也记不清还排了多少个字,反正只记得当时锣鼓喧天,悠扬的锁呐笛子声送入耳膜。更别提还有那些男男女女的宛转歌喉了,“正月里来,是新年啰……”那声音悦耳动听,婀娜多姿的舞蹈看得人们眼花缭乱。我们尽情地欣赏着,胜似梦境之迷离,下面还有许多节目,那个大花脸丑角不时惹得人们开怀大笑。
真是处处欢声笑语。
夜深了,街上的人渐渐少了,尽管如此,我还是舍不得离开,妹妹拉着我,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父母早就睡下了,他们被春节的喜气带入了甜美的梦乡……
一些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而最高兴的则是我们,可以大把大把地攒取压岁钱,然后就欢天喜地跑到街上去买很多好玩的东西,如小汽车、四驱车、玩具枪、足球等,而我们只要嘴巴甜一点,多说些祝福的话儿,那可就大赚一笔了!
人们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着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烟花……大人小孩们载歌载舞,忘情地玩个痛快!
新年的作文1000字 篇4
雪花中,品一份宁静;阳关下,思一份安详;白云下,想一份喜悦;节日中,享一种喜庆!今年春节的气息,早早就在乡村弥漫!整个村子都沉浸在喜悦当中,家家户户都忙碌着筹办年货,包饺子,吃猪蹄,接财神,守年岁!孩子们更忙的不亦乐乎!一场精彩的节日的大幕,徐徐拉开~~~~~~
(早上)——贴对子,表吉祥
一贴上对子,就代表着这户人家已准备好开始迎新年了!一副副对联,充满喜庆:;一张张笑脸,张满欢乐;对联上的字洋溢着人们对下一年的憧憬。在农村贴对联也是有讲究的!上联和下联是有区别的!就说“家和事顺门门红,吉祥如意迎好运”这副对联,吉祥家和,先吉祥,后家和!在农村贴对联可是件大活呢!
(中午)——年夜饭,家团圆
鱼,饺子,猪蹄,满满一桌子的丰盛晚宴,是每家每户的女主人精心准备的!吃猪蹄预示着多赚钱;吃饺子预示着咬(要)元宝;吃鱼,预示着年年有鱼(余)金色的是年糕——年年高,年糕是年夜饭中的必需品,代表着年年升高;翠碧的是饺子——富贵吉祥,饺子是中国历代帝王的美食,是年夜饭中的“压轴菜”,代表着富贵吉祥,大财大运!把洗的干净的钱,包到饺子里,谁吃到了,谁就能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好运!
(晚上)——接财神,抗年兽
在孩子的脑海中有这样一个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年”这个妖怪,经常骚乱百姓,杀人放火,无恶不做。百姓想了很多办法都不能够侵杀它。就在百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准备举家外迁的时候,有一壮士出现了,他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与“年”同归于尽,以换得百姓的安居乐业。后来,壮士在“年”经常出没的地方与“年”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最后,“年”被杀死,壮士也不幸牺牲。人们为了怀念这位壮士,祝贺获得新生,便在“年”被杀死的这一天举行各种各样盛大的庆祝活动,而且燃放鞭炮,张贴门神对联以驱赶邪恶,并逐渐形成一种习惯,流传下来,此后,人类便有了“过年”之说。而且这一天各家各户的财神爷都要上天禀报玉帝,这一家一年来的功德,所以每家每户都在财神爷回来的时候迎接!也便成了,接财神的习俗!
(午夜)——放烟花,迎新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馨研绿一痪煞?rdquo;。这句话可以形容除夕之夜放烟花上!“点燃,升空,爆炸,开花,降落”每一种烟花都重复着这样的活动!一打到天空上,红的黄的蓝的紫的粉的金的青的~~~红的像霞;黄的像玉米;粉的像牡丹;金的像金矿;蓝的像大海;青的像翡翠!真可谓是:五彩斑斓,五颜六色,奇妙无比,绚丽多彩啊!
(第二天早上)——拜新年,示祝福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新的开始;心的祝福:祝你新年快乐。拜新年”各种各样的新年祝福语一声声想起!孩子给长辈拜年,那必不可少的当然是“孩子们的年薪”——压岁钱!100,200,300~~~价值不等呀!完事之后互相比比看谁的多呀!那可真是——拜个祝福年,兜里压岁钱。压岁钱兜里,完事互相比!当然合理安排压岁钱,是孩子们的意思!
寒风中,得一年长;烟花下,长一经验;语言中,表一祝福!一场精彩的节日的大幕,徐徐闭幕~~~~~~
新年的作文1000字 篇5
一放寒假,我便要踏上征途,回老妈的老家——西宁
到了大舅那儿,我便迫不及待的整装待发,一齐去大街逛个够。
一出门,我便后悔了--刚来时,太匆匆了,怎么没留意呢?街上,张灯结彩的店铺,一个挨着一个,热闹极了,五颜六色的才带迎风飘动,使我突然感到些许诗意。人们三五成群地走在一起,有说有笑,其乐无穷,小孩子们则更是喜气洋洋的场面中不可缺少的点缀。他们的笑容多么灿烂啊!像一朵朵阳光的花朵;他们的笑声多悦耳啊!彷佛是一只只独具特色的乐曲;他们连蹦带跳的样子多可爱啊!恰似一条条自由自在的鱼儿。大人们个个迈着轻快地步伐,优哉游哉。
最别具一格的,便是青海除夕夜必吃的"无色面"了,他分拉面、面片儿两种,都是"面面俱到"这种面,就将就"色香味"俱全,不放辣子一个味,放辣子又是一个味,还加了萝卜,香菜,羊肉,土豆等菜,可谓是"五色之面天上来,流落到此香死人。"
不但是配料,拉面也是有讲究的。面要自己调,放水多少也是技术活,拉面出来的面相当有劲儿,弹性十足,与那些机器压得,油里有食用胶的怎么可能相提并论?这种拉面是筋道的,那些却是硬的,煮时间长了,便打蔫了,可这儿的面时间稍长,会更加香气扑鼻,中学生作文《别具特色的西宁年-过年作文》。面片是西方都专有的面食,比起刀削面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面片开始的制作与拉面一样,但下锅时则是就一小片,"啪啪…"地"点射"到锅里,各家各户都是做面片的能手,每片只有指甲盖大小,讲究揪时的快、力、活等。初来乍到的你准备烫伤--刚端来便狼吞虎咽。这种面食都象征着做人,西宁人像它们一样,不坐虚伪的人,做事永远实实在在,做对社会有帮助的人。
与北方不同的是,西宁人过完除夕,大年初一便热闹起来。大街上,他们的身影处处可见,初一的街头,又喜气洋洋,充满了活力。人们的和睦仍是让我震惊的一点。早在初一前,人们就经常访友,现在,邻居们都聚在一起,共同享受,家家都相互送礼,毫不约束。莫非西宁人上辈子全是亲戚关系?他们过年,并不只是家人团圆,最多是表达诚意。会写书法的送对联,会做饭的送佳肴,甚至是在一起唱戏、唱歌、跳舞。加加欢欢喜喜,院院开心。西宁人总是爱这样,总是如此。
大年过后,在此迎接人们的,便是热闹的元宵节。西宁人每逢元宵节,最常见的就是灯笼了。心灵手巧的人们,自己制作灯笼的技术让人惊叹不已。各色各式的灯笼在他们手下,都能轻而易举的做出来,每个元宵节,人们都要举行展览会,湛蓝的便是自己的灯笼,这多么有意思啊,会上的人,怎能和趵突泉灯会的人数相提并论?千门万户的人们都会欢悦的去增添一份份喜庆。
在这些红红火火的日子里,我呆呆的,早已被这儿的春节所感化,西宁的年,一个别具特色的年,无一不超出我的意料。我再次踏上征途,带兴奋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