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作文1000字

2021-10-19 02:52:31
【实用】元宵节的作文1000字锦集6篇

【实用】元宵节的作文1000字锦集6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元宵节的作文1000字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元宵节的作文1000字 篇1

已经有三十多年没有在乡下过元宵节了,城里的元宵节平淡,寡味,不是遇到星期天连假都没有,似乎没有元宵节的存在。

今天是元宵节,我竟然发现心底一隅,完整地保留着儿时乡下闹元宵的画面,挥之不去,异常浓烈。乡下有月半大于年的说法,残存在我记忆中的元宵节是那样的热闹,那样的使人向往、那样的让使人流连。

儿时的乡下,每年的元宵节会演一曲戏,那时候的大队进入腊月就开始组建一支小型剧组,十来个人,叫文艺宣传队,谈不上水平有多高,有的宣传队员连基本的乐理知识都不会,舞蹈也缺乏基本功夫,爱好文艺、有文艺热情就行。就这么一个群体,排练个十天半月,在露天搭上一个土台,也能吸引众多的乡亲,演出当天,太阳还没下山,就有人早早地放个凳子在台下,抢占一个理想的位置。不管怎样演的人认真、投入,看的人高兴、开心也就够了。演出完了还要议论一阵子,哪个节目好,哪个演员好,像现在评价一台春节晚会似的。六七十年代,元宵节的文艺演出成了村民的一大期盼,一大看点。

元宵节的又一个项目是精彩的踩高跷、划旱船表演。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表演的人将双脚分别绑在木棍上,化装成各种人物,一人或多人来往逗舞,由唢呐伴奏,表演有趣的动作或故事。高跷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主要表演走唱,有简单的舞蹈动作。武跷则表演倒立、跳高桌、叠罗汉、劈叉等动作。他们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

划旱船,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旱船是依照船的外观形状制成的木架子。在这种船形木架周围,围缀上绘有水纹的棉布裙或是海蓝色的棉布裙。在船的上面,装饰以红绸、纸花,有的还装有彩灯、明镜和其它装饰物,把这只或者十几只船装饰得艳丽不凡。乘船者一般是一个人,有时也有双人、四人甚至七人共同乘用一只船的。所表现的多是姑娘、媳妇,也有扮演其它人物的。旱船表演人数一般有6-7人,一位女演员立于旱船中,称为船娘子,两人手拿连响,相当于撑舵人员,还有一人饰演小丑,我们称其为呼扇婆子,右手拿一把破蒲扇,左手拿一把桨,鼻子被抹上白色的粉,在旱船周围来回扇动蒲扇,从而引发观众的笑声,其余人在边上敲锣打鼓,伴奏乐器有:大锣、小锣、鼓、镲等,旱船便根据节奏的变化进行表演。开场的一阵锣鼓音乐结束后,拿连响的表演者会穿插表演唱,在旁的伴奏人员也会在每一段内容结束后的最后一个唱词附和着伴唱,但锣鼓声仍不停止。划时,表演者中有一名艄公划桨引船,在前头带路,做出各种各样的划船动作。而乘船者在表演中,往往是走快速碎步,这样能使船身保持平稳的状态前进,犹如在水面上漂动的船那样,颇为形象地塑造出水面行船的情景......这些个朴实的表演逗得围观的群众前仰后合、合不拢嘴,引来阵阵掌声、笑声。

据说老家的湾子间好多年没有踩高跷、划旱船了,元宵节的主要活动是看晚会、打麻将,我不知道这是一种进步呢还是......不管怎样过去元宵节的那种喧闹却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挥之不去。

元宵节的作文1000字 篇2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有几种有趣的传说: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就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类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点爆竹、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们就这样保住了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的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另一则传说则和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的个性既善良又风趣。如果宫里有谁得罪了汉武帝,总要靠东方朔来讲情。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汉武帝觉得有点无聊,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的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没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她想,既然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还不如一死了之,于是才来投井。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非常的同情她,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这一天,东方朔出宫后,便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个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你们若看到一个骑粉色银驴的红衣姑娘,马上跪地哀求。那姑娘便说:我是领旨来烧长安的。玉帝还要站在南天门上观看。既承父老求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六天火,焰红宵夜。汉武帝一看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六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六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到了正月十六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双亲、妹妹团聚了。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六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元宵节的作文1000字 篇3

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此处隐藏1415个字……将错就错。后来玉帝发现自己的雨簿被改过,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来到人间杀了青龙,丞相照做了。青龙被丞相杀了后,变成一只神鸟,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惭愧,便下书要黄帝向百姓传令,要纪念为民除害的青龙。每年春节,人们都要敲锣打鼓,耍龙舞狮几年青龙,庆祝元宵节。

元宵节的习俗是吃汤圆,让每家团团圆圆,所以今晚妈妈“权力下放”,把煮汤圆的重要任务交给我来执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生怕煮破了,所以心里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看妈妈煮汤圆的经验,先把水烧开,把汤圆小心翼翼地放进去。我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白白胖胖的汤圆浮出水面,看着它们一个个膨胀,我兴高采烈地喊道:“汤圆要出锅了。”我庆幸,还好汤圆没煮破。大家高兴地品尝了我煮的汤圆,“美食家”妈妈给我打了一个一百分,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兴奋不已,第一次煮汤圆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

晚上七点左右,我们全家一起下楼放焰火。正好碰上我的好朋友刘一凡,我俩一起去放焰火。我拿着一个最大的“金椰子”礼花,用香把礼花点着了,看见一朵朵美丽的“茶花”冲上天空绽放了,我和刘一凡拍手叫好。我又拿了一个超大型的“飞毛腿”,只见那好似流星划过天际,放射出五彩光芒,飞远了。接着又放了手摇花、花篮、降落伞……

最后我们全家津津有味地坐在沙发上看着元宵晚会,其乐融融的。

今天我学会了煮汤圆的常识,感受到了放焰火的快乐。我梦想每天都是元宵节那该多好啊!我期盼着明年的元宵节。

元宵节的作文1000字 篇5

我很怀念小时候闹元宵的时光。家乡有句俗话,“正月十五闹元宵”,这元宵节就是要热闹。

元宵节闹花灯。孩童最高兴的事就是吃过晚饭后提着花灯找自己的小伙伴。二十年前经济条件都不好,所谓的花灯,大多不过是自己用酒盒子制作的,挖成各种形状的空洞,用透明的带有图案的塑料纸贴上,再用泡沫凿个洞安装蜡烛,当做底座,用一根绳子穿上,找根木棍做把手,就是一盏灯笼,能够玩上一个晚上。那时候也有塑料的成品灯笼,但是我觉得暗淡,不喜欢。最豪华的.就是装电池的现代花灯,有的还带有音乐,比较流行的是《渴望》的主题曲。那会儿电视剧《渴望》热播,贤惠善良的刘慧芳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如果有谁提着这样的花灯在村里谝,其他人都会投以羡慕的目光。这可是最高级的玩意儿了!

对于元宵节吃元宵的记忆我倒是很模糊,因为我向来不爱吃那东西,甜的腻人,我不喜甜食。但是元宵节那天家家户户都会蒸干菜包子,有干荠菜,有干豆角,用肉和馅,出锅后特别香。干菜本身蕴含的菜香和肉的腻人的香正好中和,相得益彰。那天的包子也不是圆形,而是半月形的,就像是大号的饺子,家乡叫“角子”。这种习俗从何而起,有何寓意,我倒从来不得而知,老年人也说不出为什么,只说是老辈儿传下来的。

在蒸包子的同时会蒸面灯。十二个或者六个,分别象征一年和半年。面灯必须用没有发酵的面制作,否则无法成型。面团抟成品茗杯的形状,边缘还捏一圈花边儿。出锅后,老人会看看灯的情况,如果哪盏面灯有水,说明哪个月会有降水。用火柴或者牙签做灯芯,一头缠上棉花,栽在灯里,倒上油,就可以点了。如果家里有人属龙或者属蛇,还要蒸相应数目的龙灯。家乡人认为蛇是“小龙”。这个习俗我也不知其寓意。点着的面灯要拿到每个房间去照照,犄角旮旯都要晃一遍,说是这样家里不闹蚰蜒。等到面灯油尽灯枯,看看灯芯爆裂的形状,家乡人据此会得出今年丰收的是大豆高粱,还是小麦。我那时便不以为然,直呼迷信。是迷信吗?与其说是迷信,倒不如说是庄稼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的期待。

今年,我家元宵节也蒸了六个面灯,奶奶去世后,时隔多年,再次见到面灯。家乡有个风俗,家里有人去世,三年内不能蒸面灯,但是别人送的可以点。今年有些新奇,却没有了点灯的童心,更没有兴趣看油尽灯枯后灯芯的形状。村民多是如此。如今没有多少人种庄稼了,村里的田地也都被承包了,还有的被开发成了小区和公园以及广场。城镇化的速度非常惊人,每年回家都会感到一丝陌生。小孩子倒是还有提花灯的,但是绝对看不到一个孩子提着自制灯笼,都是电子的。现在的孩子,保不齐都不会自己做。一零后这一代完全是在电子产品的陪同下成长的,他们没有体会过乡村生活的童趣,也没有机会。

元宵节那晚,烟花灿烂,一盏盏孔明灯,载满人的愿望,慢慢悠悠飞向辽阔久远的夜空。那一晚,很多人都在观赏绚丽的烟花。我在房顶,仰望夜空,一轮明月照天心。

元宵节的作文1000字 篇6

农历一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一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一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一月十五日,此后每年一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一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一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一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一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实用】元宵节的作文1000字锦集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