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端午节的作文700字汇编十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写端午节的作文700字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写端午节的作文700字 篇1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我的家乡在河南省沁阳市,每年的这个时候,家乡的人都要吃粽子、带五色丝线、饮雄黄酒、插艾叶来纪念死去的屈原。
家乡的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吃粽子。端午节之后细菌多了,粽叶是有杀菌作用的,吃了防病。所以粽子花样繁多:有蜜枣棕、红豆棕、绿豆棕、黑米棕、糖棕……各具特色,其味各异。解开绳子,剥开粽叶时,那粽子里藏着的蜜枣,真让人口水一落千丈。咸粽子里白白的棕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好像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真是香极了!
家乡的端午节,家家户户的小孩子都带五色丝线、饮雄黄酒,拴五色丝线,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喝雄黄酒,据说屈原投江之后,百姓为了避免屈原尸体被江里的鱼龙所伤,便纷纷把粽子、咸蛋投人江中喂鱼龙。一个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人江里,说要药晕鱼龙。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晕龙,龙须上还沾有一片衣襟。人们就把这条龙拉上岸,剥了皮,抽了筋,解除心头之恨。接着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不敢伤害好像屈原一样心灵纯洁的孩子们。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精神的一种钦佩,歌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写端午节的作文700字 篇2下课后行走在暖暖的晚风之中,偶然间路过商场,空气中夹杂着粽叶的清香清凉地飘了过来,那一丝丝一缕缕,穿过耳边,似耳边响起催人回家的低吟.我不禁加快了脚步,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推开门,又是一股沁人心脾的粽叶的清香.我虽生于一月,却格外爱五月的端午.端午节前后,总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因为这正是粽子飘香时.
走进厨房,一排整齐摆放的黄中透绿的芦苇叶旁放着一大盆昨夜就用碱水泡好的糯米.我爱吃碱水粽,尤其是那红糖粘在粽子上,放入嘴中,一股粽叶的清香,糯米的软糯,红糖的甜美瞬间充斥整个口腔.
从小到大,我总是调皮的,不知创作出了多少奇形怪状的粽子.而母亲总是笑眯眯地看着我.
在这一片浓郁的节日气氛中,父亲用他一贯的大嗓门但又充满稳重的声音说道:”端午节是有来历的.翻开历史的写照,屈原用他的陶醉了我们几千年的传统与祈祷,”他停了停,声音缓了许多:”五月初五的汨罗江,屈原用生命谱写了一篇千古悲歌,他给后人留下了不屈不饶的先驱精神,它伴随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渗入到国人的血脉中,生生不息.”
说罢,妈妈将一个小香囊挂在我的腰间,这是每年的习俗.据说带上这个小香囊,会有驱邪避瘟之意.刚坐下,外婆又神秘兮兮地让我站起来,将一小片在寺庙求得平安符小心翼翼地折好塞在口袋里.
我细细端详起这个香囊,精致的绣工一看便知出自母亲之手.外婆以前是个裁缝,开了一间大大的裁缝铺.外婆的绣工远近闻名,母亲的手艺便是由此传承下来.
只是香囊再精致,一过中午,我们依旧得扔掉香囊.每年扔香囊时我都不禁万分惋惜:”这么好看的香囊为什么要扔了呢?为什么呢?”母亲就说当我们扔掉香囊时,病啊灾啊就都随着香囊去了.
但中午忽而下起大雨,我也就多留了这香囊一会儿,也是弥补了我一点小小的遗憾吧.
打开电视,映入眼帘的是十几条蓄势待发的龙舟.龙舟与普通的渔船不同,是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龙头上的龙须用细麻制成,随着风飘着,颇有一种龙威降临之感.忽而一群人,喊着整齐的号子,随着鼓点,一下接一下地划着,河岸上的人们大喊着”加油”,这场面是那么的热闹非凡!
又到粽叶飘香时,插菖蔳,挂艾蒿。街上,灯火繁华,路上,行人如织,家家卷层层脆绿的粽叶,户户飘缕缕清悠的粽香,别忘了汩罗江上的屈子魂,别忘了革尸入江的子胥忠,也别忘了抱尸出江的曹娥孝,这是一个民族的端午,划五彩龙舟,溅起一江千年生动滚烫的浪花,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写端午节的作文700字 篇3今天让我欢天喜地是,一年一度端午节又来到了,我从妈妈那刚一打听到,就高兴欢蹦乱跳。因为呀!这个端午节是我最喜欢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习俗是相同。端午节来源是由于千百年来,屈原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龙舟竞赛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不断增大,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
很多人有个疑问: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比赛划龙船呢?事情是这样来。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爱国,为皇帝出谋划策,但有些红眼病者觉得屈原势力太大,多管闲事,天天在皇上面前说屈原坏话,慢慢皇上相信了那些荒唐谎言,把屈原撤了职,流放到湘南去。屈原抱着救国救民志向,富国强民打算,反而被奸臣排挤出去,简直气疯了。他到了湘南,经常到汩罗江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诗歌。到了公元前278年5月初五那天,抱着块大石跳河自杀了。附近老百姓得知,大家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海,到处波浪起伏,哪儿有屈原什么痕迹。大伙很伤心,把竹筒子里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也让江里鱼虾、蛟龙、鱼……等动物饱了肚子,就不再伤害屈原身体了。到了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都照办了,后来他们把盛着米饭竹筒子改为粽子,划小船改为赛龙船。
关于端午节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端午考》和《端午历史教育》列举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 ……此处隐藏3174个字……喜欢最好玩的赛龙舟!你喜欢端午节吗?
写端午节的作文700字 篇8也许是那碧海苍茫的芦苇塘不知何时淡出了我的视野,也许是如今商品化的城市生活不断颓废着我的热情,过节已经成了我忙里偷闲的代名词。回家的途中,不经意间被:“新鲜粽子,新鲜粽子”的吆喝声,吸引驻足。端午节牵扯着曾经那些清香的回忆陡然萦绕心间。
第一次看到邻家小孩,拿着苇叶包成的粽子,在我面前边炫耀,边轻轻地剥开时,糯米香混合着苇叶的清香,瞬间裹挟了我不能自抑的馋念,很想尝尝那粽到底啥味?回家后我不顾正在灶台边忙碌的母亲,自顾嚷嚷起来:“妈,我也要吃粽子。”母亲的背影,兀自停顿了片刻,转身的瞬间,那眼里有一抹晶亮顺着汗渍的印迹,轻轻落入我的视野:“乖,下一次端午节,妈一定给你包。”母亲的双眼似乎蒙上了一层雾,声音也变得艰涩起来,我的心忽然就有了种寒冷的感觉,有点懂了母亲对我的许诺。
真正品尝到母亲亲手包的粽子,我已经记不清是第几个端午节了。只记得有一天清晨,母亲唤我起床,和她一起去采摘芦苇叶。瞬间仿佛就可以吃到粽子,满满地支撑着我,兴奋地随着母亲,躲入芦苇塘中,寻那又宽又大,但不能太老的苇叶,仔细地不把它弄劈了,码成一摞。看母亲把苇叶泡在水盆里。母亲像变戏法似得把泡好的糯米,洗的干干净净的红枣摆出来。我们姐弟围在母亲身边,唧唧喳喳地催母亲赶紧包。
坐在小院中的母亲,一双巧手将两片苇叶交错一下,搂一把盆里泡好的糯米,放在由苇叶围成的小槽中,再将一枚红红的大枣,嵌入其中,只见苇叶翻飞两下,一个有棱有角的粽子就包好了,我赶紧把母亲准备好的细丝线递给母亲,看母亲自豪地把那个小粽子捆绑的服服帖帖,然后小粽子又被泡进了水里。一下午我忙碌的视线总在母亲的双手间穿越,把太多的美好织成我记忆里最美的画面,母亲亲手包着粽子,有着母亲味道的香甜的粽子。
在成长已渐渐远去的逝水年华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忙碌,让心也变得懒散与慵怠起来,记忆更是在繁杂的岁月砥砺中渐渐淡去曾经的美好。但是每到端午节,我依然会寻回母亲那里,在寻找苇叶,挑选糯米,商量包粽的种类,以及慢火炖,还是使用高压锅更方便快捷中与姐妹斗嘴,与母亲笑闹。尝遍美味的我,已不再眷恋粽子的清香,但我却希望曾经的美好能不断唤醒我渐趋疲惫与麻木的心,让那颗感恩的心永远停留在母亲每一次亲手劳作的细节之中。
写端午节的作文700字 篇9“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对去年过端午节的情形仍记忆犹新吧!现在我就介绍一下我家乡的端午节吧!
我的家乡――永昌,位于祖国的大西北,是座古城,历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镇而已。在彼,人们留心于早晚的云蒸霞蔚,四时的风花雪月,并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节;在此,人们向往着都市的灯红酒绿,生活的纸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镇。他们都喜欢心目中美好的东西,却不知在此边陲小镇中,端午节也是热闹非凡的。
家乡的端午习俗可谓多种多样。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几天,人们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条)插于门楣之上,据说可以驱妖避邪。戴香包。大人们用布缝制成小布包,并将艾、苍术、板蓝根等草药包于其中,让孩子或戴于项下,或系于腰间,可增强免疫力。我的家乡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划龙舟。在我家乡,最典型的风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将糯米洗净,并配一把包,用棕叶宝成三角锥形,蒸熟,便成了香气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个讲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后才能吃。
我最爱吃粽子。每逢端午节,我总要吃个够,直到再也吃不下为止。妈妈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轻轻将棕叶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觉简直妙不可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吃惯妈妈包的粽子,吃起别人包的,总觉得有些干涩,不如妈妈包的香嫩。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会有同一种感觉。满口喷香的糯米,氤氲香气中,仿佛升腾起成败英雄不灭的屈原,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国。不禁对靳尚、张仪与郑袖的卑鄙无耻嗤之以鼻,为屈原的气节所折服。何为英雄?生死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仰天长啸?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隐隐的,似乎可见你将那无尽的沉沦抛进滚滚汨罗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复着永不改变的晨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汉!整个世界因你而美丽!折断柳条留不住的,是岁月的裙袂,挽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你追寻真理的脚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来,手中的粽子已尽,才明白富贵名禄过眼云烟,君王霸业恒河沙数,最终空留叹嗟,沉沦不已……
粽子在口,母亲在身边,家乡在心中。
写端午节的作文700字 篇10记忆中,采摘粽叶是端午节的前奏。那时,亲戚、邻居、朋友,全村的人都忙起来了,烧草灰制碱水,采洗粽叶淘糯米,大家忙在一起,有说有笑,那是我记忆中难忘的乡村生活情景。节日前几天,我们小伙伴们便相约到山涧采粽叶。村庄附近的山上是没有那种植物的,我们要步行很远一段距离,到深山的清泉边采摘。
采粽叶是不易的事,不仅要爬山越岭,还要经受蚊叮虫咬,相当辛苦,但一想到那香喷喷的金黄色的粽子,我们就兴奋无比,唱着歌撒着欢,如小兔般跳跃在林间,寻找着粽叶。找到之后,小心翼翼地将这种纺锤形的粽叶摘下,一枚一枚叠放好。采完粽叶回来,我们往往是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但扛着一编织袋粽叶,小伙伴们都有一种收获的喜悦,虽然腰酸背痛,却依然叽叽喳喳个没完。
采完粽叶回来,奶奶就把又宽又长的青翠粽叶,一扎一扎捆好,泡在水里,用大锅煮透,此时,浓郁清香便弥漫满屋,把过节的意味熏浓。端午节头天下午,奶奶从米缸里舀出白白的、珠圆玉润的糯米,装在水桶里,清凉明澈的水细细地清洗糯米中的杂质,再掺上几把红枣,红的白的,格外醒目。包粽子时,我就迫不及待搬了小板凳,坐在盛满了糯米和粽叶的锅盆前,等着和奶奶一起包粽子。说是“一起”,其实,用奶奶的话说,是“瞎掺和”。但奶奶却从不阻止我,哪怕我包得还未及开煮就脱线散架,或者样子奇形怪状四不像,都不会被指责半句。不一会儿,一大盆粽子就包好,一个个精神饱满,可爱极了,还没煮就有一股隐隐的清香。
吃完晚饭后,在灶里加些木棍杂柴,把粽子倒进锅里,翻腾几遍后,大人们便放心地休息,而我则闻着粽香,心里如翻滚的粽子,兴奋,难眠。煮了一晚上的粽子熟了,清香四溢,轻解开来,那嫩黄色彩的粽肉,升腾着蒸气,散发出一股特有的粽香。轻咬一口,过节的滋味就从舌尖弥漫到全身。
冰心说:“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在我真中的梦里,飘着粽叶的清香,飘着粽子的甜香;在我梦中的真里,有一片令我永远回味的粽叶,那粽叶里包裹着美好的节日,包裹着节日里奶奶的笑脸,还包裹着童年的无忧与欢乐。
又到粽叶飘香时,城里的繁华,挡不住我思乡的情绪,我决定利用假期,马上回到家乡寻找粽叶。是的,我寻找的不仅仅是粽叶,我寻的是那段有着粽叶香的岁月与情怀:质朴而沉静,悠远而绵长……